第三百章 彩蛋,第二发 二十六 双

子斐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快穿:拯救狗血最新章节!

    早年李蒙娶的张氏,其父开国时任了从一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太子少师,位高权重,李蒙的正妻是世族之女,未免有站队之嫌,老二李茂的正妻就不能再往世族里去找,只能去看寒门官员出身的姑娘。

    方氏还在姑娘时,就颇有贤名。

    那时候大楚的贵族圈子小,世族有世族的圈子,寒族有寒族的圈子,这方氏一家就在后来发迹的那个圈子里常来往,当年官太太们互相经常带着孩子来往,方婉在家是长姐,照顾人习惯了,对待比自己小的孩子,往往是面面俱到十分周全,手帕交中竟是没有一个不称她好的。

    云老太君并不喜欢交际,但她的故旧大部分都出身寒族,一来二去之后,就注意到了这个姑娘,她的二子李茂性格并不如他的长子李蒙那样外柔内刚,他的脾气更像她多一点。

    女人的性格坚忍执着未免有些过于冷硬,但身为男人,就说不上不好了,只是相处久了,未免有些压抑。

    方氏温柔小意,又善于以诱导而不是以说教的形式教育弟弟们学好,云老太君见了她几次后很喜欢,就准备让李老国公去提亲。

    李老国公也是个妙人,他大儿子的妻子是自己看上的,当然合意的不得了,可是他那二儿子性子说好听了是沉稳谨慎,说不好就是闷葫芦一个,而且二儿子长得颇像他,方脸浓眉,长相一般,肚子里有货还倒不出来,老国公怕人家姑娘嫌弃二儿子,勉强成了夫妻反倒不和美,就打听到了那姑娘去上香的时候,带着儿子去偶遇。

    云老太君知道了李老国公的打算后哭笑不得,她这一辈子跟着老国公,见他做了太多像这样毫无章法的事情,竟已成习惯。

    这次小儿子娶亲,她早料到肯定又要有什么名堂,仿佛他不这么做,才真叫奇怪似的。

    小儿子正在对未来另一半好奇的时候,老公爷又是个不靠谱的,云老太君也不好打扰那对父子的兴趣,只让李蒙悄悄的告诉了方家的亲人,说是老国公担心方家姑娘对他儿子不满意,老国公想让小两口先培养感情,正到处找门路去偶遇呢。

    古时男女大防,现下天下刚刚承平不久,旧日里丢掉的规矩正一件件的捡起来,年轻男女接触的机会远没有以前多。

    但信国公府一来位高权重,二来颇有侠风,三也是最重要的,他家世子结婚几年,一直只有张氏一个,就是孕中听说都未分房,说明婆婆是绝对不会管儿子房中事的。

    老国公也颇有专情之名,家风甚好,方氏的父亲觉得刻意为两个年轻人创造相处条件未免有些荒谬,但禁不住方母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最终还是大开了方便之门。

    方家经常制造机会让这对儿女接触,自然是比到处偶遇来的有效率的多,两人君子之交了一年,也互相交换过信物,双方提起对方都是很满意的样子,老国公这才一颗心放在了肚子里,拉出一条长街的聘礼去方家下聘。

    婚后,两人果然琴瑟和谐,方氏的父亲也因这门姻亲,从刑部升去了大理寺做少卿。

    就是现在,方府的老太太也认为自己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把女儿嫁到了信国公府。

    李茂会袭了爵,从此一跃成为国公,自己的女儿也有了一品国公夫人的诰命,这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偏就落到她女儿头上了!

    尤其是当年的胡搅蛮缠让老爷松口,给小两口制造机会更是让她得意了一辈子,整个京城里像她女婿这样成婚十年只有正妻一人,从不拈花惹草的,能找到几个?

    这老太太从此就在府里摆起来了,两个儿子的婚事都是她大包大揽,亲自相看的。

    而且从此多了个爱说媒的癖好,但凡哪个人家里有好姑娘,互相走动的时候她是非要去相看相看的,有些世族人家相当烦这妇人,对她风评也不太好,她却装作不知,以点评各家女儿为乐。

    大家看在她的夫君以及女儿女婿的份上,不与她计较。

    若不是这几年她女儿府里重孝,她被方老太爷勒令收敛,这么多年过去,还不知道要出多少对怨偶。

    方氏的家室还算显赫,但和当年国公府的大少奶奶,她的大嫂母族比起来,还是要差了不知几等。

    他的父亲是大理寺卿也就是这几年的事,而张氏的父亲还在从龙之时就深受信任,当年任太子少师,当今圣上也要喊声师傅的,虽然这位老大人去的早,但就是现在,方氏的几个弟弟,也没有一个能像他们家几个儿子那样,能做到封疆大吏或掌一地兵马的。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方氏惴惴不安的原因之一,李锐的母族实在太强了,若李锐再能干点,又被母族撺掇着兴起了争爵之心…

    所以她只能把李锐往不知天高地厚里养,最好变得不堪入目,让他母族对他彻底失望才好。

    只可惜她教养李锐的时日尚短,李锐也还没到寻花问柳的年纪,孝期也不能经常出府,连让外人带坏都不行。

    不然弄出个糜烂豪赌的声名,就算他的舅家再显赫,为了自己的官声也不敢多伸手。

    云梦瑶知道今天李锐的舅舅和舅母们要来贺年,她一大早就让丫头婆子们收拾好了李锐,千叮咛万嘱咐要低调,回头又时间让他们相聚,万不可太出格,让方氏看出马脚,等李锐听得都不耐烦了,她才让李茂把他带到了前面去迎客。

    十二岁的小子,现在也可以接待同辈了,就是今年刚八岁的李铭,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不过,他招呼的是自己外祖家的几个弟弟。

    当香云来报,说是方氏的家人来给她拜年时,云梦瑶不由得有些失望。

    她以为先来的会是张府之人,但既然来了,当然不能不见。

    方氏的两个弟妹一个是圆脸,一个是瓜子脸。

    圆脸的是大弟的妇人王氏,瓜子脸的是小弟弟的妇人赵氏,两个人身后都带了几个小萝莉,长得明眸皓齿,样子互相有几分相像,几个小萝莉也不怕人,一进门就跪下磕头,还脆生生地给云梦瑶说了一箩筐的祝福话,逗得喜欢小孩子的云梦瑶直乐呵,笑的嘴巴都合不拢。

    方氏的亲戚自然不能和府里的下人一样,云梦瑶让人拿出一盘子的金锞子,除了好口彩的金锞子以外,她还让府里管事另造了小动物样式的。

    一盘子零零散散各种造型的金锞子,每个都有一二两之间,绝称不上小,这堆金锞子沉甸甸的端出来,晃得人眼睛都花了。

    云梦瑶笑眯眯地说:“孩子们来给奶奶磕头,奶奶自然不能让你们空手回去,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自己挑喜欢哪个拿哪个。”

    饶是方氏的两个弟妹见惯了富贵人家,也没见过云老太君这样给小孩子发压岁钱的,外面有传闻说老公爷把值钱的东西全给了公府的太夫人,怕是真的。

    几个孩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金锞子,她们犹豫了半天,又看了看自己的母亲,竟是每一个人敢伸手去拿。也不知道拿几个才好。

    “挑花眼了?来,奶奶先给你挑几个。”云梦瑶也是从小时候过来的,捡了几个小葫芦和小动物,放在手上让她们拿,赵氏和王氏对着孩子点了点头,她们才高兴的接过云梦瑶给的小金锞子,然后又在盘子里挑起喜欢的样式起来。

    “老太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那这么重的压岁钱未免有些压了福气……”王氏红着脸说,“常听说大姑说公府太夫人最是慷慨,可这般慷慨法,还是让小辈们受宠若惊。”

    她家婆婆可没这么慷慨,她家大姑子实在太好命了!

    “都是些身外之物,图个高兴就好,我们这样的人家,是不怕福气多的。”云梦瑶见几个女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心里也轻松的很,又让人拿出备下的各色礼物交给赵氏和王氏,都是一些整套头面和贡缎等物,算是厚礼了。

    云梦瑶今年过年干了无数这样的事,散财老婆婆当多了,看这些金银珠宝跟游戏里的道具似的,送的一点都不心疼。

    赵氏和王氏在这儿坐了好一会儿,几个小萝莉还给云梦瑶送上了一些自己的针线活,这些五六岁的小姑娘亲手绣的荷包和手帕都绣的非常工整,比云梦瑶打发时间绣的十字绣不知道精美到哪里去,这让她在心里为自己红了红老脸。

    几个人正在聊着,门口看着二门的老婆子突然跑的飞快的进了院,这老婆子是报喜的,声音自然特别大。

    “太夫人,锐少爷的舅太太带着两位表小姐来给您请安啦!舅太太带的礼物太多,二门那丫头们正帮衬着呢,孙嬷嬷让我把礼单子拿过来,问太夫人过的礼是直接入库,还是进了宝房里先放着?”

    云梦瑶到了这里,才知道大户人家送礼,除非是小物件,不然很少有缺心眼把一堆东西抬到人面前一件件给人看的,大部分是把礼物登记做个单子,先让单子进府,然后听收礼的人安排把东西放到各处。

    可是礼物多到丫头们都要出去帮着处理,那礼物数量该有多少,这份礼又有多厚?

    等花嬷嬷出去了一趟,跟进来两个陌生的仆妇,这两个仆妇手里拿着礼单和贺函,显然是知道云老太君不识字,进来唱自己主人送的礼的。

    但看见云老太君里有客,这两人拿着礼单贺函不知如何是好,她们是来告知云老太君送的礼是什么不假,但却不是来显摆的,在女客的面前唱自己家送了多少多少礼,回去就该被撵出去了。

    别说两个张家的仆妇不知道怎么好,里面坐着的两个方府媳妇更是尴尬,她们虽然也备了礼来,但也就比往年年节里的礼厚一些,单子是绝没有老太太现在手上的这么长的。

    更别说老太太送的整套头面都是价值不菲的,两个孩子也拿了七八个金锞子,越显着她们打着贺年的名义占老太太便宜来了。

    花嬷嬷见两个妇人尴尬,请示过云梦瑶后出了房门,对着院子里的婆子一阵训斥。

    “年节里不好罚你,不然真想刮你两个耳光,里面有客人在,你这般咋咋呼呼成何体统!这笔账先记下,过完年再收拾你!”

    花嬷嬷嘴上虽狠,表情却并不难看,甚至还对地上的婆子眨了眨眼。

    这些婆子都是人精,一看花嬷嬷这作态心里什么都清楚了,连忙把胳膊拍的啪啪响,然后骂起自己眼皮子浅见不得好东西,又说府里宽厚,自己竟忘了规矩等愧疚的话来。

    两人做戏了一会儿,花嬷嬷传达了云梦瑶的话,让丫头小厮等人先把离进了宝房,等回头送完了客再处置。

    这话一说,就算方氏的两个弟妹脸皮再厚也不能多呆了,连忙说还想去大姑那坐坐,很快地就告了辞。

    国公府虽然根基浅薄,可比自己府里不知富贵多少!老太爷跟着老皇帝打天下,收的好东西数也数不清。

    赵氏和王氏看了看自己身边的女儿,虽年纪尚幼,但也能看的出是个美人胚子,铭哥儿又从小在他们府里读书,近水楼台……

    回去还是和老爷商量商量,以后公府的礼要送重一些,尤其是老太太和大姑这边。

    国公府的嫡孙,他们的内甥李铭,不是还没定亲吗?

    张宁和张致看着李茂身后的外甥,皆板起了脸。

    他们多年来位高权重,或掌一地总务,或辖着一地的兵马,浑身的威势远不是在信国公府里养尊处优的李茂可比的,两位舅老爷这么一板脸,连屋子里的气氛都凝重起来。

    他们已经听赵氏说过了李茂的情况,饶是如此,却还是被李锐胖的不成体统的样子吓了一跳,他们还不知道,李锐现在这个体型已经是云梦瑶使劲替他减肥后的样子了,至少现在看的见眼睛和脖子,若是以前,怕是让人看一眼都觉得难受。

    张致久在边关,手上是沾过血的,以前他在军中,全靠老国公的关系照应着,他能晋升的这么快,说起来靠的是他的努力,实际上官场之上,升迁哪有那么简单,还是凭着两府的这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