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彩蛋,第二发 25

子斐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快穿:拯救狗血最新章节!

    若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她这样寡淡的性子,是不会伸手干预孙子的教养之事的。

    她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琴棋书画更是一概不会,能教导什么呢?

    种菜?养鸡?

    所以这其中必有问题。

    作为心思沉重的一国之君,楚睿的心里最先浮上的是各种后宫倾轧,各种图谋家业会出现的阴私,方氏虽然出身大理寺卿府,但大楚立国尚没到十年,这个大理寺卿也是看他家老爷子当年在军队里管着狱讼之事,又忠心耿耿才恩封的,若说见识,真比不上她那出身累世书香门第的大嫂。

    若是她要暗害李蒙之子李锐,云老太君不会饶过她,现在没告发出来,恐怕只是犯了一些小错,惹了老人家不悦。

    但这种事做了一次总会再做第二次的,给老太君腰牌,就是给老太君一个入宫申饬的机会,若方氏不贤,他就让太后下旨罢了方氏的一品夫人诰命,再赐一个身家清白的平妻给李茂就是了。

    李蒙和他相交于贫贱之时,虽因摇光的事情疏淡了几年,但终是莫逆。

    若非他早逝,现在应该已经是他的肱骨之臣,李锐那孩子,现下看来应该是不能继承国公之位了,但却不能就因此断定他不能成才,更不能因为没了父母的庇佑就任人摆布。

    李茂若自毁长城,做出这等背信弃义,毫无孝悌之事,不用也罢。

    从除夕开始,云梦瑶也不知道被人磕了多少个头,光是做金锞子和银锞子的金银就不知道用掉了多少两。

    作为国公府里地位最高,年纪最大之人,所有的下人们是要先来她院子里磕头的。

    等李茂夫妻带着两个孩子和浩浩荡荡的管事来给她磕头,云梦瑶觉得要在她面前放个供桌,点一炷香,她大概都能飞升了。

    当天管着发压祟钱的烟云说着肩膀都递肿了,云梦瑶听了后给她发了双倍的,这都让香云打趣明年要向老太太要这个恩典了。

    下人们之所以来的这么勤快,是因为云梦瑶这边今年发的荷包特别鼓。

    云梦瑶看过自己的私库,老太爷给云老太君留的私房钱差点没把云梦瑶给吓死。

    田庄和店铺这种有出产的东西老国公都留给了公库,给老太太私库里留的多是金银珠宝并一些珍奇异宝不计其数,为物品造的名册就有好几十本。

    库房里更有李锐母亲当年的嫁妆,因舅家不受留给外甥,也由云老太君保管着,一座七进七出的库房里满满当当的堆满了东西,门口的铁门就有三四寸厚。

    云梦瑶问过往年发放的数目后,财大气粗的云梦瑶大手一挥,今年全做银锞子和金锞子,不用什么铜钱了!统统一两一个的,按等发放,每一等的下人发几个,让方氏去定夺。

    这钱是从老太太私房里出,老太太大方,想趁过年想乐呵乐呵,方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做好人的机会,定的额度非常丰厚。

    回去的路上,管事的喜不自胜,自然被有心的下人看了去,这来问铸钱发年利的的事情,回去的时候喜笑颜开,肯定是因为今年发的钱特别多!

    铸模的时候自然少不了用府上的木匠、金银匠,人多口杂,今年的荷包老太太都定成至少一两不用铜钱的消息一出去,整个府里都喜气洋洋的,要知道老太太,老爷和夫人,三位主子每个人都是要发钱的!

    这么一算,年底的岁钱可不比一年的月钱少。

    所以到磕头的时候,每个下人都磕的情深意切,拿荷包的时候再一掂重量,那是笑的更加开心了,就算云梦瑶当个散财娘娘的摆设,坐在那里被人磕头累的腰都酸了,也不免情绪大好。

    这一个年,阖府上下过的是欢天喜地的。

    往年孝期,禁欢宴,禁酒席,禁歌舞,年过的都是静悄悄的。今年放鞭炮,点烟火,总算是好好的去了去霉气。

    方氏和云梦瑶忙年忙了几个月,看见府里上下欢声笑语的样子,也觉得不枉自己的劳累,总算是值了,即使云梦瑶对方氏不怎么待见,除夕那一天一家子的团圆饭也吃的是和乐融融。

    信国公府的几位男主人都没有纳妾,亲戚算起来就这么几家,除了荆南老家的本亲,就是两府姻亲。

    年前方氏就接了自己娘家和李锐舅家要来贺年的帖子。

    今年信国公府里刚出了孝,这位在外任通州布政使的大舅老爷终于要携全家上门拜年,方氏不知这位舅老爷见了李锐会不会失望,心里七上八下的。

    更让她担心的是李锐一直在边关任职十来年的小舅舅张致也回了京,听老爷说是要向兵部里核对后方钱粮一事,年前没动身时就向府里递了拜帖,并送来了几十车边关的野味、山珍和皮毛等年货。

    张致是张府的焦姨娘所生,他从小喜欢舞刀弄枪,成年后入了伍,后来走李老公爷的路子去了梁州边关,防御胡人残兵作乱,他这一呆十年,官也做到了都尉,焦姨娘早死,他就不常回京。

    张致在京中并没有宅子,回京后住在张宁的府里。

    张家的宅邸本来就是故去的张老太爷任官时皇上赏的,他离家前也住在这里,加之这次是公务,没有带家人来,更是洒脱,兄弟两多年不见,每天喝喝酒叙叙旧,只是比以前少了一个好妹婿,不免有些唏嘘。

    这大舅爷张宁和他的夫人孩子,以及小舅爷张致,今日怕是要一起到府的,为着这几门重要的亲戚,方氏也提前做了不少准备。

    方氏的家室,在李茂娶他的时候并不算太好,其父立国后一直是刑部的官员,和李蒙的老丈人都察院左都御史比起来,只能算是个还可以的官。

    大楚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人才凋敝,世族虽人才济济,寒族可用之人不多,但老皇帝还是让朝廷里世族和寒族保持尽量保持占各半的比例,第二年第三年还连续开了恩科取士。

    晋国公张允出自大族,眼看着无数族中优秀的子弟无法出仕,当时找老国公喝了好几次闷酒。

    两人关起门来唠叨,他醉话里说那时是个头脚齐整的都能当官,可见当时缺人的情况,方氏父亲原本一直在军中做着考察军纪的郎官,后来就去了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