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中国终于宣战了

渔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百人会之关东局最新章节!

    珍珠港事件后,几个国家的领袖的态度是很有意思的。

    最重要的是在推动战争的国家元首们的态度和行为。即便有真实情报,不符合当权者的口味,也不会起到作用。各种情报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汇集过来,一件事,完全有两份以上相反的情报。采用那一份,完全靠当权者的判断。

    历史上,很多人对珍珠港事件中两个人的行为感到不理解,一个是罗斯福,一个是邱吉尔。罗斯福心里是主张参战的,但是,美国的民意是孤立主义,不论谁打仗,我都两面做生意,都发财。

    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愿意合日本人闹翻,美国政府不可能违背民意,得罪日本。在感觉到日本的巨大的战争压力后,罗斯福没有高声号召参战,而是在珍珠港事件中,顺势而为,把美国拖入同盟国的行列。

    这就可以解释一系列的古怪了。美国太平洋的将军们屡次对情报误判,而总统掌握的情报面广,层级高,没有及时对太平洋舰队的错误及时修正,就是一种顺势而为。

    至于说是美国政府苦肉计,则很牵强。

    邱吉尔的行为简单一些,他不象老蒋。老蒋发现了日军将要动手,马上通知美国:哥们,有人要打你,小心了。

    邱吉尔接到几个不同的英国情报机构的情报,日军要有军事行动,目标只能是珍珠港。情报滞留在了邱吉尔手里,没有通知美国,或者说,没有及时通知美国。

    这是意味深长的。

    这个老狐狸!

    邱吉尔的时代,衰退的英国的国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国力有限,无力抗衡德国。后来有蹦出来个日本,日子就更难了。

    邱吉尔,整个英国,都巴巴的指望着美国参战。美国就是不参战。

    比如说,1940年5月15日,丘吉尔任首相后给罗斯福写了第一封信,介绍战况,希望美国积极地干预:“总统先生,我相信您会认识到,美国的呼声和力量如果压抑得太久,也许就起不到什么作用了”

    ±◆,<div style="margin:2px 0 2px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