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去西安,遇险湫燕山

渔父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百人会之关东局最新章节!

    月日,‘毛’公看到张学良给他和周公的电报:“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不顾一切,今已将蒋及重要将领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联合政fu。兄等有何高见,速复。”

    过了几分钟,高岗跑了过来,道:“好消息!我们可以杀掉老蒋,然后打出潼关去。”

    ‘毛’不为所动,道:“我们应该站在后面,让张杨去打头阵。现在开会,研究处理西安事变的方针政策。”

    会议中,‘毛’用几条理由说服了众人,不杀蒋,而是留下他,‘逼’迫他抗日,要求他不得再追剿红军。

    一个小时以后,共党发电报给张学良:,恩来拟来兄处协商大计。,要把老蒋扣押在兄自己的卫队营里,以防其收买属员,尤其是不能‘交’给其他部队看管;,将东北军主力调至西安、平凉一线,十七路军主力集中于西安、潼关一线;4,红军钳制宁夏、陇东一带胡宗南、曾万钟、‘毛’炳文、关麟征、李仙洲等中央军,以免西安腹背受敌。

    小路被欢呼声吵醒,离开窑‘洞’,见外面的人已经喊翻了天,众人在一起又唱又跳。外面大庙里已经有人在搭台子,一个人在台上忙碌,正是高岗。下面百姓红军已经抑制不住,有人喊起口号来。

    警卫员迎了过来。道:“队长,你怎么不高兴呢。”其他警卫也围了上来。他们是小路从关外带来的四个战士,魏希林、陈凤山、李芳邻、夏魁武。都是东北人,最近由抗联一军加入先遣队的。选中这个四个人是因为他们人机灵,枪法好。

    小路道:“你们谁用过‘花’机关?”

    几个人相互看了看,魏希林道:“没用过。”

    小路道:“去借一只来,马上学习,两天内必须学会了。”走了。四个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他们知道,要打仗了。

    年,德国著名军械设计师施迈瑟设计了著名的p冲锋枪。伯格曼军工厂生产的伯格曼p型冲锋枪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冲锋枪。

    一战后,作为德国剩余物资,p流入中国。当时中国管p叫“‘花’机关”,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连发,而枪管外的散热套为多孔式。

    p冲锋枪全长毫米,枪管长毫米,,‘射’速一分钟4发。在-年代,中国有余家兵工厂生产p冲锋枪,p冲锋枪的枪管上打有多孔散热孔,,与‘毛’瑟手枪子弹通用。

    月4日。

    ‘毛’公等发表《红军将领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政fu电》。

    ,电报肯定了张、杨发动兵谏的正义‘性’质,指出它是“蒋氏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对民压迫三大错误政策之结果”,“观其宣布之项主张,实为全国人民之所言,厉行不暇,何可厚非”,“南京当局亟宜引为反省之资,而绝不可负气横决,反而发动空前之内战”;

    ,指出南京决定讨伐张、杨,会造成“亲痛仇快之讥,千秋万世,永难煎涤”;

    ,要求南京政fu“立下决心,接受张、杨二氏主张”;

    4,提出“‘逼’蒋抗日,一致对外”,红军愿与国民党军队“联袂偕行,共赴民族革命之战场,为自由解放之祖国而血战”。

    原来历史上的“罢免蒋氏,‘交’付国人裁判”已经删去,换成“‘逼’蒋抗日,一致对外”。

    延安几乎所有人看了通电,大哗。

    为了说服众人,小路是放了一条消息,说从日文广播里收听到的:在事变发生的当天,日本内阁召开了会议,讨论了西安事变得对策。

    当天,日本驻华大使紧急约见何应钦,表明了立场,只要南京出兵剿西安,日本院已停止北线的战事以示配合。

    何应钦正在积极活动,准备成立亲日政fu。

    这一下子,大家立刻不鼓噪了。

    小路随着周公出发去西安。历史上,周本来是日去西安,如今提前了三天。

    张学良来电,说可以于日派飞机来接。周坚持马上就走。代表团以后乘飞机去。中央经过讨论同意了他的意见。

    第一批代表团乘一辆卡车出发,周公博古在第一辆车上先行。其他人抓紧准备,乘飞机走。秦邦宪、叶剑英从外地直接去西安。

    车上有二十五个人,两个司机和周在驾驶室,周公的随从副官、延安卫戍司令部参谋长陈友才,机要译电员曾洪才,记者吴涛和四名警卫员,保卫局特务队的副排长陈国桥和一个班的护送人员,加上他们五个人,一共三十个。小路等四个人都带着手枪,坐在车尾。

    路不好,车走得不快。因为延安刚刚解放,过延安很顺利。过了延安,走了半个小时,小路突然想起,历史上这里曾经有土匪出没。虽然上次自己杀过一批,但是陕北的土匪多如牛‘毛’,必须小心。

    这时候,汽车过了一个村子,小路道:“谁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一个陕西口音的战士道:“这里是甘泉县了,村子叫劳山,前面的山叫湫燕山,也叫劳山。”

    小路心里一道闪电般闪过一个念头,道:“这里有没有土匪?”

    陈友才道:“有,不少。大股的已经收编了,不过有的后来又反水了。”

    小路道:“停车。停车。”不等车停稳,小路跳了下来,道:“我看这里地势不好,先侦察一下。司机,你把车退出那个隘口,到村子等我们。警卫班警戒,魏希林,你们四个下来跟我走。”

    陈友才道:“这里我看着,你去吧。”

    车刚刚倒了几步,山梁上枪响了。司机有了准备,抓紧倒车,出了隘口。

    小路道:“弟兄们,枪声密集,这股土匪看起来有个百十人,敢不敢跟我把他们灭了?”

    夏魁武道:“干了。土匪枪打得不准,武器也不咋地。灭了他。”

    小路道:“好。你们两个一组,你们两个一组,从左右侧攻击西面的山坡。我从这里上去,目标是那个破庙。注意节省子弹,注意相互保护。出发。”

    这几个战士是在山林里打习惯了的,三跳两跳,隐没在草丛里。不一会,枪声响起,不断有人惨叫。叫声都是陕西口音。

    小路在山沟里爬了一段,见机枪已经在手枪‘射’程里,土匪就是土匪,机枪的位置不对。

    再爬几步,看准机枪,一枪把‘射’手打死。看见机枪‘射’手死了,没人接替上来。机枪一停,其他战士动作顺利起来。

    小路见山神庙那里有人头晃动,‘摸’了过去,开始有人朝他放枪,但是在山沟钻了几下,加上那个其他几个战士的攻击,土匪似乎不找他了。

    到了山神庙下,庙外有三四个人,庙内似乎也有人,这时候,庙里的人似乎看见了他,把枪从窗口陈了出来。小路向一边一闪,枪声响了,子弹擦着小路手臂飞过。这时候,小路的枪也响了,小庙窗口的枪滑落在地上。

    庙外面几个人回过头,举枪就要‘射’击,小路枪声再响,把一个土匪打死,喝道:“投降不杀!你们的头领已经死了!藏着的,都站出来!”

    几个土匪被他镇住了,从山梁上站了起来。有一个土匪只见小路一个,撒‘腿’就跑,只听砰地一声,不知道哪里来了一枪,把他打倒了。

    小路道:“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统统集合!过来。”

    陈凤山钻了出来,从一个土匪手里把一杆步枪夺了下来。

    埋伏在山梁上的土匪一个一个地站了起来。

    小路道:“把刀枪放在这里,排队!”

    俘虏有六十多个,武器扔了一堆,有一‘挺’机枪,两枝‘花’机关,两三杆好步枪,其他的除了很破旧的老套筒,就是大刀。

    魏希林把机枪拿过来,压上子弹对准土匪:骂道:“土匪就是土匪。谁不服!老子是东北抗联地!”

    小路拿起冲锋枪,这才松口气,道:“李芳邻,出来押俘虏。夏魁武去联系汽车。陈凤山,审问土匪。其他人继续隐蔽瞄准。”

    这时候,就听见小庙后面传来轻轻地一声响,好像什么东西落到了泥土地上。

    小路赶了过去,只见一个蓝布衣服一闪,进了枯黄的草丛里。小路喝到:“站住!”影子又是一闪。小路端起冲锋枪就追。

    追了几步,沿着山坡向下不远,那个蓝布衣服不动了,躲到一道土埂后边。地形对他不利,如果他一动,就会被打死。

    小路道:“出来吧。”也站立不动。

    山那边一个声音道:“陈参谋长,你们来了。”

    山梁那一侧传来人声,清点俘虏的声音。山梁这一侧,两个人静止不动。

    小路知道,遇到高手了。

    山梁那边一个声音道:“路队长呢?”

    “追一个土匪去了。”

    “夏魁武陈凤山,去找你们队长。”

    小路突然道:“别过来。”

    这时候,蓝衣服一动,小路没动。蓝衣服又一动,小路的枪响了。子弹擦过另一侧土埂。

    咚地一声,什么东西倒下了。小路清晰地看到蓝衣服觉察自己开枪,闪了一下,不过动作不甚灵便。

    小路慢慢地试探着过了土埂,见一个穿着白褂子的人倒在哪里,旁边是一件蓝衣服。小路没上前,仔细地看尸体,见一只手压在身下,感觉不对,冲锋枪突突突就是三枪。

    装尸体的这次是真尸体了。小路把他的身体翻过来,见他一只手上拿这一把盒子炮,一只手上拎着一个包袱,小路上前一提,哗啦哗啦,都是大洋,好重的。怪不得他动作不灵便。

    汽车上的电报早就发出了。过了一个小时,延安的部队赶到,把土匪押走了。东北抗联战士如此凶悍,名声传出去了。从此,这一带再也没有闹土匪。

    两个司机都被打伤了,一个伤重,抬回延安去了,副司机是个学徒,伤不重,包扎一下还能继续工作,不过好像不太熟练。

    周公道:“不知道车坏了没有。缺个司机,小路,你会开车吗?”

    小路检查了车,道:“我会开。以前开过好几次。我来查一查。风挡玻璃坏了一块,其他的还好。我试试。”

    发动了一下,车还可以开,小路道:“我来开车。”

    ******

    ,魏希林、陈凤山、李芳邻、夏魁武。这四个名字是东北抗日联军烈士的名字。年月第军师团连名官兵,在小孤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而壮烈牺牲。他们是连长李海峰、指导员班路遗、排长朱雨亭、战士魏希林、陈凤山、李芳邻、夏魁武、王仁志、张全富、杨德才、王发、李才。

    ,湫燕山周公遇险发生在年4月日。有十余人牺牲。之后,周返回延安。匪首李清伍后被歼灭镇压。当时红军刚刚进驻延安不久,土匪还没有肃清。

    ,年月日,周乘张学良派来的飞机去西安。当时,延安还没解放。

    4,西安事变期间,关于苏联给**的电报,有好几种说法,只有宋庆龄传信的这个比较靠谱,是亲身经历的人的叙述。如果是这样,那么很多说法就站不住脚了,因为苏联要靠大使通过宋来传信,说明苏联和陕北的联系还没有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