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蛋疼的皇太极(第二更)

画凌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重生明朝做暴君最新章节!

    事实再一次证明,孙老头的眼光毒辣。

    京卫军有御林卫,虎贲卫和天雄军。

    孙老头眼光毒辣的选择了御林卫充当这一次支援广宁的主力军。

    他看准了孙传庭打仗沉稳的特点。

    孙传庭也没有辜负孙老头和崇祯的所托,八月一日这一天,一队队锥形的箭型阵在广宁城外十几里就排开,然后稳步向前推移。

    皇太极的几队小规模八旗前后骚扰了好几次,都没能把御林卫的队形扰乱。

    又加大规模佯装攻击,也没能成功。

    当天晚上,又增加人数做大规模冲击,结果立刻就陷入了胶着状态,八旗直接扔了一千人在里面了,双方各有死亡。

    这个数字让皇太极肉疼。

    在草原上,莽古尔泰的整个正蓝旗都被打崩了,被明军追杀,死了近万人。

    前段时间,多尔衮的三万又崩了,女真八旗又损失了六千多人。

    再之前为了夺回辽阳,送了近两千人。

    这种速度死下去,就算广宁夺回来了,明朝方面一旦再加人,估计也扛不住了。

    建州女真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人数少!

    你说皇太极他肉不肉疼!

    当天晚上,两万石粮食准备开始送进城。

    皇太极的好几次进攻,都被硬生生给抗了下来。

    好几次,皇太极都想掀桌子发动全面进攻。

    可仅仅是试探下来的结果,就让他抓狂。

    这再一次让他体会到了天启七年的宁锦之战了!

    那时候十万大军攻打锦州和宁远,也是打得抓狂,此后就退了。

    晚上,皇太极召开贝勒议政的会议。

    代善、阿敏、阿济格、多铎、济尔哈朗都参加了。

    本来是八王议政,莽古尔泰战死,多尔衮已经被押回盛京关押起来。

    八王议政中,范文臣作为皇太极的重要军事,也参加了。

    皇太极躲在正中央,在正统历史上,他是满清最胖的皇帝,看起来像一尊弥勒佛一样。

    皇太极道:“都说说看,今晚打不打?”

    刚刚打了败仗的代善不敢再放豪言了。

    阿敏道:“打!直接三万大军压过去,一定不能让粮食送进城!”

    阿济格也道:“大汗,我也觉得要打,必须打!”

    多铎和济尔哈朗也点头道:“必须打!”

    最后,皇太极才看向代善,代善撇了撇嘴道:“我觉得没必要打了,乖乖回盛京,秋收快要开始了,准备屯粮!”

    皇太极看了看范文臣道:“范先生呢?”

    范文臣道:“回大汗的话,奴才觉得,应该立刻出兵,在八月十五日之前结束战争,奴才收到了最新消息,小皇帝已经发现了卖粮食给咱们的人了,现在那边的人都已经下狱,这意味着从山海关运输过来的粮食,将源源不断抵达锦州,转送过来!”

    他此言一出,账内气氛凝重起来。

    原本还有一根线是明朝内部的人掐断粮道,彻底让广宁陷入无援的状态,现在这条路也被那个狗皇帝给掐断了。

    摆在皇太极面前的路不多了。

    “好!阿敏,你领两万人马,去把明军统帅的人头带回来!”

    阿敏没想到皇太极会点自己,他道:“大汗,我腰部受伤了。”

    皇太极怒拍桌子道:“不准有任何借口!阿济格,你和阿敏一起!”

    这俩人都不愿意,都不愿意自己的人再在这上面消耗了。

    皇太极的阳谋太明显了,就是让他们去消耗明军,打赢了自然是有功劳,打不赢会很惨。

    什么叫阳谋?

    就是你明明知道对方就是来搞你的,你也没办法。

    皇太极毕竟是可汗,阿敏和阿济格胆子再大也不可能公然违抗命令。

    这俩人硬着头皮接下了。

    等散会后,范文臣单独留在皇太极的营帐里。

    皇太极有些忧虑,和崇祯交手也有一年多了,他发现紫禁城里那个小皇帝极其难对付,自己始终处于下风。

    无论多好的机会,最开始总以为能赢,结果都被逆风翻盘了。

    这才是让皇太极真正抓狂的地方。

    “范先生,你对现在的局面怎么看?”

    范文臣道:“大汗,奴才就斗胆直言了。”

    “先生但说无妨。”

    “战争胜负只是一时的,大汗要加强实力,与明朝继续打下去,就必须做到三点。”

    “哪三点?”

    “一是改制,效仿明朝,成立六部制,将权力都集中起来,兵权、司法权、行政权全部抓在大汗的手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调配我大金国的资源,做最好的规划。”

    皇太极点了点头,他非常赞同范文臣所说,八王议政这个制度对他的权力限制太大,下面许多资源都被掌握在八旗领主手里。

    很多时候,他根本无权干涉。

    而且满汉矛盾极其尖锐,汉人人数众多,且不能被充分利用。

    这些都是皇太极想要改变的。

    其实,在正统的历史上,第一个开始缓和满汉矛盾,重用汉族人的就是皇太极。

    在正统历史上,他的政治天赋可以说是当时第一人,说的好听一点,说他是当时的位面之子也不为过,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集聪慧、狡诈于一身,建奴里面那些旗主每一个玩得过他的。

    范文臣继续道:“二是建立科举,大力提拔汉人,缓和满汉的矛盾,汉人当众有许多精英,但因为被压制,无法施展才能,与此同时,咱们也可以大力去笼络在明朝失意的汉人。”

    范文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失意的文人,他是举人,但数次科举不第,觉得自己有才,却不能被明朝重用,愤怒之下投奔了建奴。

    他对这一点体会非常深。

    他知道,明朝的科举制度非常腐败,拿钱卖官,泄题都是非常常见的事。

    皇太极继续点头。

    范文臣继续道:“第三点,密切关注明朝狗皇帝的改制,据潜伏在北京的细作传来消息,那狗皇帝的改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大汗,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皇太极心中有了普。

    范文臣这个狗汉奸虽然没有节操,但客观来说,确实是个人才。

    而此时的崇祯呢?

    除了给那些汉奸定罪,也在和孙承宗商量对建奴未来几年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