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纯爱党所带来的东西

太古黄铜龙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星海征服者最新章节!

    第284章 纯爱党所带来的东西

    一个政党除了自己的核心主张之外,也会有其他方面的主张。

    核心主张是对选民的承诺,是用来吸引选民的门面;而其他主张则是经过和各路金主沟通、交易之后制定的。

    作为纯爱党转变主张的重要推动者,最先投资纯爱党的上流社会人士,纯爱党给予了赵翼很大的回报。参加政策讨论的负责人回来之后说,对伊万诺夫财团提出的要求,纯爱党几乎全盘接受。

    尽管他们眼下还只是在民调中占据优势,有望在大角星域各星系及星域众议院选举中取得不少席位,他们的主张最终很难独立成行,但这就是一种友好的政治表态。

    每一项对财团有利的政策,都是在和一个个政党达成交易之后形成的。如果不能独立争取到足够的政治支持,就要和更多的财团达成妥协和共识,联合起来完成这样的交易。

    联合的过程中,能影响到的政治力量越多,就越能在谈判中占据优势。

    因此赵翼这次确实赚大了。

    除了收获了政治影响力之外,赵翼的名声也随着纯爱党的宣传,再一次传播到整个大角星域。

    那二十多封情书变成了大角星域几乎所有情书的写作范本;中森明菜创作的歌曲响彻了大街小巷;阿利娅的画被无数怀春少女打印下来贴在床头;而陆秀恬写的小故事看似平淡却饱含深情,打动了从年轻到年老的所有人。

    有名望的好处是做事会凭空顺利不少。

    比如说购买师范学院这件事。

    其实伊万诺夫财团早就了解到了好几所经济状况不佳、有意转让的师范学院,但是与当地政府试探性的接洽并不顺利。

    将一所公立学校出售给私人,即使学校本身经济状况不佳,当地政府有意脱手这个包袱,也要面对社会各界审视和怀疑的目光。

    这就为转让平添了许多的障碍。

    但是如果受让者是一位有很高名望的将军,事情又不一样了。公众质疑的声音就会小很多,学校本身的态度也变得积极起来。政府的压力小了,许多障碍也就随之消失。

    收到相关部门递交过来的先期收集的材料之后,赵翼和姑娘们商议了一下,决定选择一家位于埃达尔星系二号行星上的师范学院。

    这家师范学院的级别属于一类本科院校,生源质量比较好,有将近两千多名学生。之所以沦落到不得不转让这一步,主要是因为当地新生人口连年萎缩,教师行业在可预见的未来前途黯淡,机智的学生们纷纷另选他校,导致这家学校连学生都招不满,也就失去了拨款的依据,然而该有的开支又不能少。数年下来,学校每况日下,政府想裁并,又受到学校本身的抵制,于是就动了转让的心思。

    对赵翼来说,这家学校刚合适。

    规模不大不小,质量不好不坏,最妙的是成本不会太高:当地的人口颓势是完全无法逆转的,这就意味着师范学院在可预见的将来完全是一笔负资产,当地政府根本不可能开出过高的价格。

    赵翼先去斯大林星,把加莉娜带上,然后再前往埃达尔星系。

    加莉娜是个有想法的姑娘,不可能像个保姆一样把时间完全花费在照应孩子上面。她早就和赵翼说过需要一份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兼顾培养孩子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赵翼原本计划开了战舰制造公司之后,由她去坐镇,然而这个计划因为老麦克的拒绝而泡汤了,于是便让她来管理这家师范学院。

    她欣然接受了这个安排。

    ——

    抵达埃达尔星系二号行星后,赵翼便和加莉娜一起前往云州首府海西市,等待转让的云州师范学院就位于海西市的郊区。

    略作休息后,他们便联系云州教育部和云州师范学院的负责人,约了个时间进行三方会谈。

    谈判很顺利。

    就像事先了解到的那样,云州教育部只想将这个烫手山芋早点甩出去,而云州师范学院也巴不得投靠一个有实力的金主。

    唯一一点小麻烦是学院方面眼巴巴地期望着这场并购可以顺带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遏止就业困难-招生困难的死亡螺旋,希望将这一点写进交易合同里。

    在他们眼里,相对于财团巨大的人力需求而言,师范学院这点毕业生数量完全不值一提。

    赵翼并没有答应全部包揽,而是只答应解决10%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他只想掐尖。

    毕竟他并没有制度性地将毕业生安插到财团工作的权力,只是在为遥远到他自己都说不清的将来储备可用人力,一应成本都由他自己承担,当然要能省则省。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展开了拉锯战。

    最终加莉娜提议让这个比例定在30%,这个数字源自于学院自己发布的每年70%上下的就业率。

    学院方面小小地吃了个哑巴亏,不过总体而言还算满意。赵翼答应三年之内不裁员、不削减工资和福利,并且注资2000万星币将积欠的债务和拖延的工资问题一并解决掉,过往的一切可以就此一笔勾销。

    而对于云州教育部而言,甩脱了一个无止境的预算黑洞,又拿到了折合4000万星币的转让款,对上上下下都有了交代。

    要论资产,师范学院的价值肯定不止这么点,问题是师范学院是非盈利单位,转让之后也不能变更单位性质,自然卖不上价。

    而对赵翼来说,预期储备人力成本大约为每人每年5万星币左右,每期150人的规模完全在他的可控范围之内。

    学院本身的经营问题对他而言也不是问题。每年1000万星币不到的亏损而已,就当是培养人力的成本好了。

    经过简单的审批流程后,三方举办了一个小型的签字仪式。一张红幕下的合影照片,一份签了字的转让合同,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各取所需,经手沾油,皆大欢喜。

    学院院长小心翼翼地问道:“老板,要给学院改个名吗?”

    赵翼说:“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