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国仇家恨

江山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活在天宝十四年最新章节!

    第144章 国仇家恨

    自洛阳往西,便是陕郡。

    之前封常清便是直接丢弃了洛阳、陕郡,一退百里,使得叛军极为顺利地攻到了潼关面前。

    而李光弼现在要做的,正好和叛军相同。

    那就是攻下陕郡,重新打通前往潼关的道路。

    但他现在的处境却极为不利。

    北面,河东南部六郡要么沦陷,要么就是遭到叛军的猛攻;西面虽然是朝廷所在,但其在经历了一次惨败后,还没能征调出一支新的大军,所以也无力再出兵配合李光弼两面夹击。

    就算是南面的山南东道,同样正被叛军猛攻,不可能抽调出足够的兵马呼应李光弼。

    简而言之,李光弼攻打陕郡时,便是三面受敌的处境。

    帅帐中,李光弼正坐在案几后,查看着一封封军中文书,然后做出批断。

    没过多久,副将便走进去,单膝跪在李光弼面前。

    “大帅,洛阳那边,已经按期送来了新一批的粮草。”

    李光弼瞥了他一眼,看出他必然还有下文,便放下手里的笔,淡淡道:

    “还有何事?”

    副将犹豫片刻,随即沉声道:

    “魏博节度使,并未如约将三千匹战马送来。”

    战马......

    李光弼神色微沉。

    但却并非是对着颜季明。

    成建制的骑兵,堪称战场上的大杀器,李光弼一代名帅,岂会不知?

    但他之前在河北的时候,就直接将在河北各地搜刮到的几千骑兵转手送给了颜季明,也没有任何心疼的意思。

    为何?

    因为用不上。

    眼下的陕郡,关隘、险阻极多,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一旦开战,几乎都是呆仗,也就是攻城拔寨的战事。

    骑兵那般宝贵,总不能让他们下了马去攻城吧?

    那他娘的就是亵渎了。

    李光弼沉默了片刻,道:

    “既然没送来,那就正好改变计划吧。”

    “可,可那是陛下和朝廷的意思,”

    副将咽了口口水,艰难道:

    “朝廷,希望您能从陕郡派遣骑兵北上,呼应河东的郭公,为他打开局面,若是不从......”

    “不从,能奈本王何。”

    李光弼平静地说道。

    “您......”

    “朝廷如今方略,总是出自文臣说客,这些人无一不是夸夸其谈之徒,只有空谈,然而平日连士卒都没见过,只知道一声令下,就要让无数虎贲将士替他们赴死。”

    李光弼笑了笑,道:

    “莫说是三千骑兵,

    郭子仪那儿的局面,几乎是处处僵持,除非是三万骑兵不顾一切地猛攻河东叛军,强行在包围圈外撕开无数口子,要不然,他那儿还是只能僵持着。

    若本王所料不错的话,河东叛军,现在正应该是犹豫着不知道是继续攻打郭子仪,还是想办法扑灭本王这支西出洛阳的大军。

    而本王派这三千骑兵北上,则必然会激得河东叛军立刻挥师南下,到那时候,别说是夺回陕郡,只怕我军能活着退到洛阳的将士,也会是十不存一。”

    朝廷的要求实际上是让李光弼派遣八千骑兵北上支援郭子仪。

    李光弼军中能凑出六千骑兵,再加上颜季明送来的战马,凑出八千骑兵也不算困难。

    他虽然认为在陕郡中,骑兵的作用不大,但并不意味着他就要放弃骑兵。

    八千骑投入现在的河东道,最多打起几个水漂。

    在河东的叛军精锐兵力至少在五万以上,同时也有本地豪族投向叛军,更是有活不下去的百姓流民,被叛军裹挟其中,要么是同样做了叛军兵卒,要么就是被迫充当攻城交战时的炮灰。

    乱世,人命如草芥。

    李光弼在该用兵马的时候从不会心软,哪怕无数将士前赴后继死在战场上,也不会让他有半点心疼。

    而且在他的统率下,那种需要大量牺牲才能夺取的胜利,几乎不存在。

    他每一次交战时的策略,

    都是奇正并用,

    打的对方不得不服气当孙子,这足以证明李光弼用兵的眼光和本事。

    所以他本就不同意朝廷这次送过来的命令。

    八千骑北上?

    呵。

    但李光弼并没有在明面上拒绝,而现在,魏博节度使并未按期送来战马,倒是正和他的心意,可以拿这个借口去搪塞朝廷。

    “那朝廷使者现如今还在军中,咱们却是如何与他说呢?”

    李光弼没说话,冷冷看着他,那名副将很快就满头冷汗,连忙道:

    “末将明白了,这就去跟他说魏博节度使没按期送来战马,所以没法出兵。”

    “把最后几个字改成不能按期出兵。”

    李光弼淡淡道:

    “总不能折了朝廷的脸面。”

    “是,末将明白。”

    副将离开后,李光弼深深吸了口气,却没再立刻去看那些繁琐的军中文书。

    他手边躺着一封没拆开的书信。

    落款,是颜季明三字。

    朝廷这次可谓空前大方,给李光弼跳过了公侯之类的赏爵,直接封其为...郡王。

    平叛诸将皆有功劳,但也有不少败仗,就算是郭子仪,眼下都是被叛军给逼了回去,接连失去三个郡。

    而李光弼自从在河北用兵以来,几乎毫无败绩,但朝廷自始至终给他的,只有一个恢复官职的告身。

    哪怕后来朝廷又给李光弼追封晋升了不少官职,但却从未给过一马一甲的援助。

    李光弼现在手上兵力有三万多人,其中还有数千骑兵,

    全都是靠着他自己手段得来,或是以战养战,或是直接从河北各处征调兵马,然后将其变为可堪一战的精锐。

    “临淮郡王...”

    李光弼摇了摇头,将那封信拿起拆开,慢慢往下看去。

    看完后,他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笑意。

    “来人。”

    “在!”

    “召集诸将,本王要议事。”

    “是!”

    临淮郡王聚将,没人敢怠慢。

    况且李光弼军中的这些将领,早就对他带兵的本事心服口服。

    那名朝廷派来的宦官也在其中。

    他名叫程元振,与李辅国出身一样。

    但,他却没因为拥立之功受到李亨的重赏。

    如今这个出使的差事,也是他靠关系好不容易求来的,自然希望能将差事办的漂漂亮亮,让陛下对自己刮目相看。

    可惜李光弼的心思他始终无法猜透,每次程元振问话的时候,李光弼的回答都是无懈可击,根本挑不出毛病。

    不管程元振如何劝说,李光弼那边总有办法不出兵。

    你是想拥兵自重么?

    程元振脑子还算清醒,至少没把这句话问出口。

    “如今,我军在陕郡外已经耽搁了足够久的时间。”

    李光弼目光平静,环顾了一圈众将,朗声道:

    “而且朝廷新败,郭子仪等将无力南顾,眼下朝廷能依靠的兵马,只有我军了。”

    “本王,决意北上,支援郭子仪,先为河东解围。”

    北上?

    众将有些发愣。

    若是要北上的话,倒是不用攻下陕郡全郡,全军的压力便会大减。

    但这样一来,却是不符合李光弼之前与他们所说的作战计划。

    唯独程元振面露喜色,问道:

    “大王可是愿意派骑兵北上支援了?”

    李光弼摇摇头。

    程元振脸上笑容一滞。

    “本王,将亲自率全军北上。”

    “但这样一来,洛阳以西的道路,将复为叛军所有了!”

    有将领抗声道:

    “我军现在扼守要道,就算是三面叛军环集,一时之间也难以击溃我军,就算局面不利,也可从容后退到洛阳。

    若我军全部北上,能替郭节度解围还好,若是不能,则我军那时候就不是三面遇敌,而是四面皆敌,连身后的退路都没有了!”

    李光弼还没回答,程元振就已经沉下脸,怒道:“郡王领军之才,远超卫霍,此乃朝廷皆知,岂汝等匹夫所能通晓?”

    “使者言重了。”

    李光弼看着众将,声音和缓了一些。

    “此事,本王自有计较。”

    “末将遵命!”

    “末将...遵命!”

    李光弼在军中威信足够,之前的质疑,也是提出了李光弼这个决策中的不合理之处。

    那就是,李光弼此举,几乎是直接为叛军让开了道路。

    但凡是聪明一点的叛军主将,都会选择直接进军,趁着李光弼北上的时机,夺取他身后的那些要害之处。

    这样一来,叛军既可以重新图谋攻取洛阳,也可以反手包围李光弼这支孤军。

    大帅,到底在想什么?

    ......

    “事情就是这样,我军粮草,尽在洛阳、河南一带,如今洛阳失守,前往河南的道路也被李光弼阻断,我军眼下,已经是......”

    安守忠没再继续说下去。

    而坐在他对面的崔乾佑,虽然性子一向有些急躁,但这时候也不由默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粮,就算是再精锐的将士,也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

    “不过,李三郎从长安逃走的时候,没有焚毁国家左藏,我军凭借着左藏,再加上攻陷各处的储粮,依旧可以坚持许多时日。”

    左藏,实际上就是国库。

    玄宗逃出长安的时候,杨国忠曾想焚毁左藏,却被玄宗阻止。

    他认为,要是叛军没得到左藏,必然会转而从百姓身上获得补给,不如将左藏留给他们,还能让他们少搜刮一点百姓。

    如今,左藏落到叛军手中,让他们不至于瞬间陷入绝境。

    “但却是不得长久。”

    崔乾佑摇摇头,道:

    “就算是我军控制地界,也时常有刁民聚众反抗,不可能一直在这里坚守下去......”

    “唯有继续进攻。”

    他和安守忠对视一眼,确定各自想法还是一样的。

    “那么,该进攻哪里?”

    “无非是再向北,或是向西。”

    向北,就是继续与朝廷交战。

    尽管朝廷数次惨败,但却依然坚挺。

    大唐的底子,厚到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关陇一带的精锐接连打了三次大败,依然有余力重新组成大军。

    从安西北庭抽调回来的边军早已启程,源源不断地加入战事。

    甚至还有从西域征调而来的大量仆从军......

    北面的回纥人早已参战,成千上万悍不畏死的回纥骑兵出现在各处战场。

    就算是吐蕃,疑似也有出兵“帮助”的意思。

    哪怕走到现在,也是赢多输少,但崔乾佑心里早就没有了必胜的把握。

    这样的大唐,

    会亡吗?

    能亡吗?

    河北等地,因为朝廷逐年压榨较多,对朝廷可能没太多好感。

    但关内、山南、河南这些地方,多的是对朝廷的死忠。

    如今本应该最可为叛军所恃的河北、河南,已经逐一失陷。

    眼下看似叛军得势,但崔乾佑等人都清楚,若他们继续保持眼下的局势,那么,叛军离灭亡就不久了。

    “向西吧。”

    崔乾佑缓缓道。

    向西,就是重新攻入河南,恢复根基之地,留出喘息的空当。

    安守忠点点头。

    他也不赞成继续跟朝廷作战。

    朝廷那边的家底子太厚了,打一批还能再拉一批过来。

    自己这边的底子虽然也不薄,

    但又如何能与一国相抗衡?

    “那问题就是,该怎么打?”

    安守忠想了想,道:

    “要入河南,必经陕郡,而陕郡外面,就是那个李光弼所率领的数万兵马,此人不可小觑。

    李光弼在河北时,就已经攻灭史思明、田承嗣部,这两人下落至今没探查清楚,想来不是死了,就是被俘。”

    “不用管他。”

    崔乾佑冷冷道:

    “我已收到消息,李光弼奉他那个朝廷的命令,已经不得不挥军北上,只在占据的要害城池里留下了少量守军。

    可在军中择选敢死之士,出其不意发起猛攻夺取那几座要害城池,就可以重新打通前往都畿道河南府的道路。

    那时候,我军可携余威进攻洛阳,东都,必能一战而破。”

    战场情形瞬息万变,但真正的名将名帅,总能找到足够的时机,让他们从容判断接下来的战况。

    “那样一来,我军就要与那个魏博节度使,正儿八经的交手了。”

    安守忠看了看崔乾佑,提醒道:

    “你可不要对其大意,据说史思明都曾数次败在他手下。”

    “不过是个少年罢了。”

    崔乾佑冷冷道。

    “呵,听说这个少年,在不久前,夷灭了博陵崔氏。”

    安守忠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

    “崔兄,要是没记错的话,令尊,应该也在族中吧?”

    崔乾佑没有回答,拳头微微捏紧。

    若是真有大好前程,谁又甘愿去做叛逆谋反的事情?

    他的父亲本是庶出,连带着他,也受到族人的蔑视。

    但崔乾佑从未因此仇恨过父亲。

    他想起那个总是一脸苦笑抚慰自己的父亲,那个无论如何都没有亏待过自己的父亲,那个在族人羞辱自己的时候宁愿拼着事后被责罚也要出手和族人厮打的...

    父亲!

    他眼底,悄然有一丝猩红浮现。

    若你不在,我这些功名利禄,却是挣来给谁看?

    安守忠自顾自笑道:

    “崔兄本出身名门,却甘愿从于我军,如今竟是连出身都没了,唉,愚弟我真是替崔兄惋惜啊。”

    “你不用激我。

    他灭了博陵崔氏,我只会说灭的好。”

    崔乾佑开口了,声音却是嘶哑了许多。

    “此战,我将为先锋,替你们开道。

    此战,我必攻克洛阳。”

    安守忠得逞,脸上笑意荡开,但还没等他说话,崔乾佑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笑容一滞。

    “但攻下洛阳后,我要你们每人都从军中抽调出最精锐的两千人给我,我会继续向北,替你们开道。”

    “那颜季明毕竟坐拥魏博,其麾下便是大半个河北,除非你手中有十万精锐,否则又如何能与他抗衡?”

    安守忠连忙劝说道:

    “丈夫立于世,何愁无复仇之机,还请大帅暂且忍耐吧。”

    “有他在,我自然不可能与魏博军相争。”

    崔乾佑冷笑了一声,道:

    “但,倘若颜季明死了呢?”

    “你...”

    安守忠惊疑不定。

    崔乾佑摇摇头,道:

    “我没这么大本事,我要是能杀他,还能让他活到今天?

    大唐朝廷,会替我出这个手的。”

    感谢书友“府卫前军”、“阿勒泰的老西”投的月票,感谢大佬。

    多谢几位书友的推荐票,多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