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太子断案

鹿平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奇闻录:狐缘最新章节!

    柳离出征那日,宣帝亲自相送,朱雀大道上虽然被戒了严,可两边的酒楼上却人声鼎沸,大姑娘小媳妇的也都戴着锥纱蒙着锦帕悄悄的从大军中寻找离王的身影。

    柳离没有将位,宣帝到底只是给了他一个统帅的虚名,又赏了一把匕首给他,竟连战衣也不曾赐下,这让随行的三位小将觉得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些——宣帝如此,可是明明白白的表态,这场战事,可是用不着离王殿下亲自上战场的了。

    柳离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大战马,身着一身竹青长袍,紫色暗花襄金线的金帛腰带上绑着宣帝赐下的小巧匕首,嘴角含笑,昂首挺胸的走在队首,城中女子见之无一不为之倾心,更有甚者将手帕朝着他丢去,却随风飘远。

    宣帝的座驾到了城门口便停下来,柳离随后也下了马,接了恩,又行了践行酒,便到了吉时。城楼上长号长鸣,柳离跃身上马,回头看了一眼城门边停着的辆古朴的马车,马车边的青衣小童朝着柳离颔首行礼,柳离颔首,便回过身,领着千军一路向北行去。

    宣帝知道这仗打的并不易,可却没想到用了整整两年的光景。两年间战报不断,柳离果然是没有上战场的,却善用巧计,先是不费一兵一卒的诱拐了单于的妹妹,又离间了战将的舞姬盗取了令牌,在战马的粮草中下药,将驻扎在边疆的匈奴打的狼狈不堪,退回了草原深处。柳离乘胜追击,带领着将领们将单于逼得最终献出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和先前被诱拐的妹妹,以及七十匹上好的宝马,以求和解。消息传回皇城的时候,宣帝欣喜之时也深深的安了心,自从柳离离京之后,太后便觉出了一丝异样,逼问之下宣帝只得全盘托出,气的太后整整一个月将自己关在了佛堂,自此便再也没给宣帝好脸色看过了,如今柳离回朝的消息一回来,宣帝便亲自去了重阳殿,为太后报信。

    柳离回京那日,朱雀大道两边酒楼上的露台早已坐满了人。

    当年离京时还青涩的小姑娘大多已为人妇,可遥不可及的离王就像是她们心间的朱砂痣,得不到却也放不开。

    杨岚亭依在如意馆露台边的美人靠上,手边摆着酒盏,纸扇轻摇,侧目瞧着隔壁露台上不停朝着已戒严了的城门张望,却又娇羞的小声与闺中好友讲着什么的两家富贵小姐,心思却不知飘到了何处。宣帝政事繁忙不得出宫,派了太子殿下亲自来迎大军归朝。只是原本定好的时辰早已过了,可城门外却连个人影也不见,派出去的探子跑了三五趟也没找到人,日头越来越高,坐在暖棚中的太子殿下已然满头大汗,焦躁不安,然而此事又是父皇第一次交给他办的事情,若是派人回了父皇,定是要被冠上无能的帽子,可是……太子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又望了望毫无动静的城门,拍了下矮几,有些丧气的摊在椅子上。突然,城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个着将士军甲的男人骑着快马奔向城门,未到城门前便弃马,朝着太子的暖棚紧跑几步跪下大声回禀:“启禀殿下,大军已在十里外驻扎,路上稍有耽搁,离王殿下特命末将前来禀报,望殿下恕罪。“语毕便结结实实的往地上磕了个头,久久没有抬起。太子殿下哪里还计较这些,只要离王有信便好,便急忙让那将士起身,又赐了些东西,着人带着下去休息了。

    果然不过多时,城门外响起震天的马蹄声,尘土飞扬,隐约见的一大批人马朝着朱雀门而来,待走的近了些便见到了写着离字和陈字的巨大旗帜,以及走在最前面的,身着一身黑色劲装的柳离。

    柳离等行至离城门百步之远的地方时,便下了马,徒步走上前去。太子带着一众官员也急步朝着大军走去,到了柳离的跟前,太子便一把握住离柳离的手道:“离表哥,你让我等的好心急。”

    柳离笑着说:“末将在路上遇见了小小的麻烦,不免耽搁了行程,还望殿下恕罪。”

    太子说:“人算不如天算,耽搁些许也是有的,只要表哥安全回来便好。“说着看了看柳离身后的军队道:“各位将军也辛苦了,我们这便启程回宫,父皇已经安排了宴席为各位将军接风。”

    柳离朝着皇宫方向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身后一众将士也跟着他朝着皇宫磕了三个头,齐声道:“谢主隆恩。”太子赐了众位平身,转身回了自己的轿辇,头前开路,身后柳离与一众将领骑着高头大马,风风光光的进了皇城。

    柳离等人刚踏进那城门,百姓便欢呼起来,女人们双目含情默默相望,容姿貌美,整理衣衫,只怕那玉郎见到自己的狼狈样貌,却又见那人骑在高头大马上淡淡的笑着,偶尔向着四周欢呼的百姓点点头,便目视前方,不免心中失落一翻。仪仗经过如意馆的时候,柳离抬头看见了美人靠上的杨岚亭,白衣胜雪,一头墨发随便的挽了散髻,留下一缕搭在肩头,用了红绳绑着。杨岚亭瞧着下面的柳离,举了举手上的酒盏,笑着一饮而尽,与他对视一笑。这一笑竟成了日后说书人口里的一笑倾城了,却突见杨岚亭隔壁的两家女子竟推搡了起来,丫鬟和老妈子各自拉着自己的主子想要分开,却又不敢用力,混乱之时一位小姐竟被推出了美人靠,跌了下去。

    眼见一位小姐从露台上跌了下来,四周人们竟来不及反应,太子不知出了何事,便探头张望,只看见一道黑影奔向那小姐,两人撞在一起便翻滚在地上,再仔细看时,竟是柳离抱了那小姐翻滚在地。柳离并不习武,虽然在军中待了这些年,却也只比书生壮上些许,那小姐却是身材娇小的,竟被柳离抱了个满怀,丝毫没有受伤。

    柳离呲牙咧嘴的站起身,又把怀中的小姐从头到脚仔细瞧了瞧,说道:“小姐可有不适?“

    辛莫娘被跌下来的恐惧吓得三魂跑了两魂,这会儿见着有人问话,便抬起头来,却见那心心念念的人儿竟在身边,不由得看呆了。柳离心中冷哼,面上却笑着又问:“小姐?莫不是受了惊吓?“正说着,如意馆内走出一人,正是杨岚亭。杨岚亭按规矩朝柳离跪下,请了安,这旁边围着的老老少少才反应过来,跟着便也跪下来,辛莫娘如梦初醒,急忙也要跪下,却被柳离拉住:“小姐身子不好,不拘此礼。”正说着,只听十步外一宫人唱到:“太子殿下驾到。”语落,太子已行至柳离身边。瞧着跪着的一大帮的人,又瞧瞧被柳离拉着的辛莫娘,心中大骇,他的离表哥不会是动了春心吧,一时间竟无言以对。辛莫娘瞧见太子来了,急忙甩开了柳离的手要行大礼,太子却说:“吾不是那无情之人,小姐身子有恙,不必多礼了。”语毕偷偷瞧了柳离一眼,心中千回百转,不知是什么滋味。柳离被甩开了手便背了手退在太子身后,只瞧着杨岚亭墨发发呆。太子心说不好,难不成是因为那小姐甩开了离表哥的手,所以离表哥万念惧灰了?当时就脑袋一热,举步进了如意馆。

    如意馆是前朝名妓清凡子的故居,传闻前朝大将军为她叛了国,带着镇守皇城的十万部下消失在了西方,自此以后清凡子也消失不见。有民间传闻说那清凡子是天上玉皇大帝派来的天姬,因瞧不惯那暴君,可怜百姓生活孤苦,便引走了暴君最忠诚得力的武将,待新帝登基后,清凡子的任务也完成,就回了天庭了。如今的如意馆倒成了个风雅的去处,文人们多在此饮酒弄墨,小姐们也在此谈笑相聚。

    太子进了如意馆,馆中小童急忙招呼上坐。待太子坐定,便问辛莫娘:“小姐为何坠楼?”

    辛莫娘心中大骇,怕是因为自己坠楼惊扰了贵人们,如今太子是要来定罪的,一个激灵便跪倒在地,颤抖着回到:“民女……民女听闻今日离王殿下回朝,便与姐妹相约在此……想、想要一睹离王殿下真容……当离王殿下靠近时,竟对着我二人一展笑颜,我那姐妹便与民女争吵,说离王殿下瞧的是她,民女气不过,便回了几句,可万万没想到,她竟然对民女如此狠心……民、民女……呜呜呜……”说着她竟哭了起来。

    “辛莫娘,你休得血口喷人!”话音未落,只见楼梯上奔下一女子,正是刚刚与辛莫娘在那露台之上推搡的富贵小姐,十一二的年纪,一身得体的隐花裙,腰间系着蹀躞带,左肩上搭着灰色的狐裘,如玉般的脸上双眉入鬓,朱唇一点,着实好看。那女子碎步上前,向太子行了礼说道:“启禀太子殿下,臣女乃太府寺卿魏谦扬之女,今日有扰太子殿下和离王殿下,望二位殿下恕罪。”此女仪态端庄,又大方得体,柳离心里暗暗的赞许。太子点点头,请二位姑娘起身回话,只问事情始末。那魏小姐说道:“臣女自小便听长姐说那离王风采如何惊人美貌,好奇已久,不日前听闻离王殿下将要回京,便早早的定了如意馆的隔间,却不料在出门之时辛莫娘正巧来访,索性便一起来罢了。”说到此处,魏小姐瞧了一眼柳离继续道:“离王殿下果真玉树临风,那时臣女与辛莫娘都惊诧不已,万万没想到,离王殿下在经过如意馆之时竟抬头对民女二人……辛莫娘便说自己要飞上枝头了,民女心气不过回了几句,她便出手推民女,如此这般推搡之间,她便坠了楼。”语毕,魏小姐便跪下,不再言语。太子听闻倒是觉得这魏小姐大方得体,又敢于认错,心中不免有了几分好感,转而问辛莫娘:“她所言可属实?”辛莫娘不敢说谎,急忙也跪下,点了点头。这时候太子抬头看着柳离,一脸询问的意思,柳离心说要进来也是你,甩烂摊子的也是你,心里摇了摇头,太子始终太小了。暗暗长出一口闷气,转身从人群中拉出了杨岚亭。

    杨岚亭本是个风流人物,出入皆有车马相送,难得出现在市井之间,原本应该是焦点的他却因太子审案而被大家挤在了大门边,他又是个好干净的人,躲在角落里倒也图个清静,却不想猛然被柳离拉出人群,一个趔趄跌在了柳离身上,柳离顺手勾了他的肩,对太子笑笑说:“其实臣当时是看见兰亭了,两年未见,甚是思念。”人群中一片乍然,传说离王有龙阳之好果然是真的。太子与两位小姐也傻了眼,不知如何是好。

    杨岚亭淡然的将搭在肩上的手臂拿开,向太子行了礼,礼毕便说道:“草民年前接到离王殿下的平安信,约定此日在此迎接故友,然如今此事皆因草民而起,草民自当认罚。”柳离在旁笑了两声,对太子说:“时辰不早了,索性今天没出事,倒也犯不上怪罪谁,还是早些回宫的好。”太子这才想起正事来,急忙起身出了如意馆,身边的小太监紧步跟着又叫到太子殿下回宫,一边又帮太子开了道,奔着太子的座驾而去了。柳离走到杨岚亭身边拍拍他的肩膀说:“改日过府。”便也上了马,重整队伍,奔着帝宫去了。

    杨岚亭望着走远的队伍,眼睛盯着的却是队伍最末的三辆古朴的马车,一动也不动,人们不敢惊扰这传说中不食烟火的男子,便纷纷散开各自去了。辛莫娘和魏小姐倒是还在,魏小姐见两位大人物离开,便起身,召回了丫鬟奴仆要离去,经过杨岚亭之时朝他行了礼,杨岚亭还了礼,她便上了马车去了。辛莫娘被奴仆们拥着也要离去,在经过杨岚亭的时候却停了下来,侧身行了礼,细声说道:“小女子多谢杨老板。”杨岚亭置若罔闻大步出了如意馆,上了自己的牛车,由小童引路,慢慢悠悠的回府去了,辛莫娘气的脸颊通红,一跺脚便回了自家的马车上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