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磨云岭

三湘夜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名剑傲霜最新章节!

    噪杂的马蹄声,急促而凌乱。

    山谷中的幽静也随之被打破。

    十余人扬鞭策马,疾驰在赶往陵南关的路途上。

    这一行人均都是身穿的黔岭城州府办差的官衣,他们各个是身强体健,腰悬着数尺长的钢刀。

    这一行人离开黔岭城已经一日了,穿过眼前的小山谷,在飞马前行四五日,就可以抵达陵南关。

    只不过他们并不是要赶往陵南关去的。

    他们这一行人,是黔岭城州府的总捕头蔡久阁派遣出来迎接熊治的。

    刘铨派出送信的差役将熊治现身陵南关的信息带到黔岭城时,蔡久阁却并不在州府的府衙内。

    蔡久阁手下的差役们获知了此信息后,他们依着蔡久阁起先的布置,组织了这十余名捕快们前往迎接熊治。

    这些人接到熊治后,是想领着熊治去磨云岭。

    此时大路弯进了一条山谷中。

    这十余名捕快顺着大路策马冲进了山谷内。

    在山谷中行进约一里远时,忽听一阵细密的弓弦震颤之音从两侧的密林里传出。

    随后便有一排排羽箭从道路两侧的密林中激射而至。

    当先几名催马疾驰的捕快们反应不及,立即便被激射而至的羽箭钉满了全身。树如網址:Нёǐуапge.сОМ关看嘴心章节

    后面七八名捕快则纷纷跳下快马,一边利用马匹挡住一侧的羽箭爆射.

    自己则抽出腰悬的钢刀拨打另一侧激射的羽箭.

    无奈这密林中隐藏的弓手们似乎有射不完的羽箭般.

    这七八人往往是刚刚防下前一轮爆射,后一轮羽箭又紧随着射来.

    不出小半会的功夫,七八人中便又被射倒了数人,重伤了一人,剩余的几人身上也是全都带着箭伤。

    眼见得这剩余的几名捕快便要落得个乱箭穿身时.

    山谷的另一头却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骑火红的骏马如一团燃烧的火焰般卷进了山谷,直冲进大道右侧的密林而去。

    而紧随其后也有一名身穿官衣的差人,骑着一匹杂花色的快马冲进了大道左侧的密林里。

    漫天飞射的羽箭到此时方才是止住。

    阵阵喊杀呼喝之声随即从山路两旁的密林里传出.

    “各位师兄弟们快来助我,我是陵南关的捕头刘铨啊.”

    在喊杀连连的左侧密林中,传出一声急促的呼救声。

    有四名尚能移动的捕快们一听是陵南关的捕头刘铨,就知道遇见了他们这次要接的人了。

    那四人鼓起了余勇,强撑着带伤的身体冲进了左侧的密林.

    过了片刻,那骑火红的骏马率先从右侧密林中窜出,马上坐着的正是熊治。

    他手中的‘剑无名'上正有殷红的血水落。

    凝目注视着左侧的密林,熊治没有冲进去施以援手的打算。

    方才他冲进右侧密林时,见到了十余名身穿劲装,面罩黑纱,背负箭袋的蒙面人。

    这些人一见熊治冲进了密林中,限于密林之中树木杂乱,遮蔽了视界,也影响弓箭的施展,这些人只能是放弃了硬弓,纷纷取刀在手去斗熊治。

    怎奈熊治威猛!

    翻身蹿下了马背,熊治展开自己快如电闪的身影,须臾间便连接毙杀了三名弓手。

    见熊治神勇难敌,其余弓手们口中发出了一阵响亮的口哨声,随即纷纷向后撤去。

    这些人借助树木的遮掩,迅速钻入了密林中,消失在密林深处。

    熊治见这些人自己退却,也不去追赶。

    他在那三名死去的蒙面人身上一阵搜查,查获了几面腰牌。

    那腰牌的一面刻着持有人的名字,另一面则刻着‘铁。。黔岭分舵'这几个字。

    熊治想起了自己在迦岭路口遇见的那三名刺客。

    很显然眼前这批弓手,正是来至铁衣卫的黔岭分舵中。

    只是有一点是熊治弄不明白的。

    如果说铁衣卫针对之人是他熊治。

    为什么这些铁衣卫中的弓手们却要在此地伏击这些乾陵城中的捕快呢?

    难道真还应了那句黑白不两立的俗语吗?

    看来这其中的道道,还真是令人费解呢。

    想不通这些捕快们和铁衣卫之间的隔阂是什么,熊治自然不愿意在乱插手了。

    所以他选择了在外面静观其变。

    可能是刚才隐去的蒙面人发出的口哨声告诉了山谷另一侧密林中同伴他们先撤了。

    所以熊治在山谷的大路上驻足观望了片刻后,左侧密林中原本是呼喝连连的喊杀声也随之隐去。

    刘铨和四名黔岭城赶来的捕快蹒跚着走出了密林。

    “这位可是熊治,熊公子吗?”

    一名牵头的捕快踉跄几步来到了熊治马前,抱拳躬身揖礼。

    “在下等人是黔岭城州府中的捕快,是奉了大师兄蔡久阁、蔡总捕头的指令,前来迎接熊公子的.”

    熊治轻轻一跃,从‘赤炭火龙驹'的马背上跃下,他望着眼前毕恭毕敬的捕快,面容中露出了一丝疑虑。

    “请问这位捕快大哥,在下并不识得蔡总捕头,蔡总捕头因何会让你等众人前来迎接我呢?”

    那捕快面容中显出一丝笑意,轻声问道“熊公子可认得一位夏公子吗?”

    “夏公子.”

    熊治微微一怔,旋即便明白过来。

    捕快口中的夏公子,应该就是夏芸了。

    为了方便自己在外抛头露面,夏芸极有可能是乔装改扮了自己的外貌吧!

    略作思索后,熊治只是点首不语。

    那捕快见熊治点首,知道熊治是认得他口中的夏公子的,于是接着道“夏公子和蔡总捕头已经先期赶去黔岭城西的磨云岭了.”

    “我等此来,正是要护送熊公子去往磨云岭.”

    “嗯!夏公子人不在黔岭城中吗?”

    熊治微微一惊,追问道“磨云岭?”

    “磨云岭又是个什么去处?”

    “夏公子去磨云岭做什么呢?”

    “磨云岭是夜郎郡地域中的一座山脉的名称。至于去磨云岭做什么,这些具体事情,我等就不清楚了.”

    那捕快道“我等只是奉了总捕头的指令在城中静候熊公子来临.”

    “等到熊公子一到,总捕头命我等即可将熊公子护送至磨云岭.”

    “等到了磨云岭见到了夏公子和总捕头后,熊公子自然能知晓一切了.”

    熊治扫视了一眼大道上的情景,见这十余名黔岭城州府派出的捕快已经是损伤了大半,剩余这四人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他转头看了看刘铨,问道“刘捕头可知道磨云岭怎么去吗?”

    刘铨是什么人啊?

    刘铨做捕头已经做了十余年了,什么事情他没见过呢?

    此刻一听熊治发问,在看看四周几名捕快的惨样,刘铨心内就知道熊治的想法是什么了。

    “呵呵!磨云岭在下早年刚到夜郎郡时,曾经去过.”

    “若是熊公子不嫌弃在下碍手碍脚的话,刘铨愿意引领熊公子前往磨云岭.”

    刘铨的言语是正合了熊治的心意。

    而刘铨这么做,无非是想见到大师兄蔡久阁、蔡总捕头罢了。

    素日里若是没有公干,刘铨就只能窝在陵南关的地域内,即便是他有机会能去趟黔岭城,那也难得见到蔡总捕头。

    这次正好是次机会,他要在大师兄蔡久阁面前好好卖卖力,证明自己对于大师兄所【交】办的事情,他刘铨是如何尽心尽责的.

    其实从方才的一番争斗中,刘铨也能嗅出此行的凶险。

    这批蒙面弓手各个武技强悍,都是些训练有素的刺客。

    他们竟敢伏击黔岭城派出的捕快,可见是要和官府对着干的,那他陪同熊治去往磨云岭的道路,一定是满布危机。

    可越是如此,就越能体现他刘铨对大师兄的敬意!

    人不都说成功是需要机会的吗?

    完成大师兄交办的任务不正是长久祈盼的一个大好的机会吗?

    这机会就摆在眼前,刘铨又怎能视而不见呢?

    他若能历经艰辛将熊治毫发无伤的送到大师兄面前,想想大师兄会用什么样眼光看待自己呢

    大师兄这边若能满意,那日后刘铨在做些活动,想必离开陵南关这个屁大的地方,是可以期许的.

    听刘铨一口应承,熊治这才点了点头,他吩咐从黔岭城赶来的捕快就不用护送他去磨云岭了。

    熊治让身有创伤的捕快们返回黔岭城中召集人手来这里救治和清理场地。

    那牵头的捕快也知道自己这边已经是死伤惨重,现在就连一匹活着的坐骑都找不到了,即便是他们有心要拼命去完成总捕头的指令,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一名重伤的捕快从怀中摸出一支签子递给了刘铨。

    他叮嘱刘铨在磨云岭进山的路口会有黔岭城中的护军甲士守卫。

    这些护军是只认州府的签子而不看人的,到时候遇见了,需要持这支黔岭城州府的签子方能进入磨云岭。

    刘铨双手接过签子收入了怀中.

    熊治随即和那几名捕快们拱手作别,在刘铨的引领下,直奔磨云岭而去.

    地处天朝西南的夜郎郡内多有高山险峰,深沟断壑,地势复杂多变,其内却孕育着极为丰富的各类事物。

    许多难得稀有的药草,在别处极难得一见,却总能在夜郎郡复杂多变的高山断壑中觅得。

    这就让夜郎郡成为了江湖中各大势力角逐的场所。

    由于夜郎郡是紧邻巴陵郡地域,所以作为九重天内排名第二的唐门,自然是将夜郎郡视作了自家的后院。

    唐门在夜郎郡内分派了众多的弟子去守护其中数座庞大的山脉。

    可是磨云岭却有一独特处,就是不和唐门弟子守护的数座山脉有任何的牵扯,他是一座坐落在乾陵城西部的相对独立的山脉。

    一座主峰高耸入云,直插天际,和半天的云雾相接,这就是磨云岭的由来。

    主峰四周另有四座略小的山峰拱卫,形成了磨云岭数百里的庞大身姿。

    原本这磨云岭只是一座无人光顾的险恶去处,少有人愿意进入山脉中恐怖的原始丛林中去冒险。

    可是数年前有一伙胆大的猎人深入到了磨云岭内,结果进入的十余人只有两人从磨云岭中逃出。

    但是这两人在刚逃至磨云岭的山脚下时,就体力不支而倒毙在地。

    后来有人偶尔路过,发现了这两人的尸身.

    路过之人在两人的尸身上寻到了一袋金黄色的石块.

    他们将这些东西带回去一问,方才知道那些金黄色的石块,原来是含有黄金的矿石。

    磨云岭内藏有大量金子的消息,便就此疯传了出去。

    从此这磨云岭便不再孤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