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日常

雪散微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宜世长安最新章节!

    良王府。书房内。

    门窗大敞,凤清坐在椅上反复把玩着一柄精致小巧的匕首,口中叨念着一早从宫内送出的消息。

    “……您说说,这位贵妃娘娘,真是越发的喜怒无常……都快与那位一个性子了。”他微皱着眉,语气倒不十分在意。

    良王仰面躺在榻上,从不离身的玉箫横在胸前,右手垂在身侧,随着外头的岚雀叫声,轻轻点着身下软榻。

    “就是因为这性子才在后宫里显得新鲜。”

    他说罢忽然睁开眼,朝凤清那侧瞥了一眼。后者省事的将匕首收进袖口,上前将靠近软榻旁一个矮几上的梅花茶碗端起,递了过去。

    良王抬手按住玉箫,微微撑起身子,就着他的手喝了口茶又躺了回去。

    见他又闭了眼,凤清轻轻一笑,退回座上继续闲话起来。

    “昨夜,我手下人瞧见个事,当了个笑话拿来说了说。”

    “嗯。”

    “有两个小太监打赌输了,半夜去盛华宫捉鬼,结果被吓得起了高烧,乱说胡话……”

    良王歪过头来看他,一双琥珀色的眼珠,似笑非笑,含着深意。

    凤清连忙解释:“我这是……我…,…就是这两个小太监,嘿嘿,我觉得有些蹊跷。”

    良王仍是不说话的笑着看他,凤清知道是在等他继续,索性收了那些小心思,将一切和盘托出。

    “那两个小太监曾跟了皇驾去往巫峡行宫,守的就是临华殿和长秋殿之间的宫墙。那时谢妹妹为着出入方便,将他们一行人都收买了个干净。”

    良王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慢条斯理的玩起了玉箫上的流苏。“大统领竟能任由此等事在你眼皮子底下发生?”

    凤清陪笑,“都是些小女儿心思,所以才未上报。”

    “可还有什么人知道?”良王瞥他一眼。

    “发现的几个都是我的心腹,此事当时就被我压下来了,应当未有他人听说。”

    “如此说来,也许这位谢小姐是真知道些事情的。将那个人送去给她,也算是歪打正着。”

    良王绕着手上的青色流苏,想起荷风小筑那夜,忽然一笑,“围猎的日子已经定了。届时人多手杂,刀剑无眼。贵妃娘娘心头有事记挂,凤统领可要仔细安排。”

    见他忽然模仿菁妃的语气说话,凤清忍不住直笑,故意也拉了长腔应道:“臣省得。”说罢又提起一件困惑了许久的事来:“不知殿下究竟为何要救那琴师?难道也是太子发难的缘故?”

    “非也。”良王轻轻笑了笑,“这件事,我也没看明白。父皇怎会留着他的命?”

    “竟然真是今上的意思?”凤清大为不解,“莫非大臣们猜的不对,他这是为了让贵妃心虚害怕,莫与太子为敌?”

    “若是父皇真的想要一个人死,他还能活下来吗?”良王嘴角挂着冷笑,提醒着凤清他忽略了的事实。

    凤清沉吟道:“我听传韩子束一直贴身带着个信物,无人时便会拿出来把玩。不过那东西从未有人见过。贵妃几次动手,除了杀人,是不是还想要找回此物?”他忽然动容,“若是时刻难忘,又何至于做到这般田地呢。”

    “时刻难忘?”良王笑着坐起身来,“凤统领这话倒是对上了。那人死前曾劝说菁妃‘善恶轮回,早些住手’,这八个字便成了经年噩梦,令她夜夜难眠。当真是‘时时刻刻都放在心上’。”

    外头的鸟儿忽然不停的扑棱翅膀,良王便起身趿鞋去看。

    凤清也跟了出去,“臣曾命人查过,那个人被赐死后尸骨不知去了何处,留下的东西也不知去了哪里……若贵妃真的这样恨,这种能证其罪的东西必然早被搜出来毁了,还能等得到今日么?今上留下这个韩玉,究竟有何用?难道他能证明什么?”

    良王忽然陷入沉默,眼神对上他,半晌后才开口:“本王也一直以为传闻不可信。但她自从知道本王赶回巫峡救下那舞姬开始,就一直紧张探听太子为何要救下此人。照她那爱恨分明,不留后患的性子,这行为的确反常了些……本王也是因此,才会去认真琢磨那些传闻……”

    他避开了什么,凤清没有追问,而是试着将心底深藏的另一个问题问了出来:“其实,微臣一直想问……殿下似乎对谢家小姐有些特别。”

    良王逗着金丝笼中的岚雀,语气轻佻随意。

    “巫峡行宫自秋贵妃死后已多年未用,此次也是因谢家姑娘一时兴起,父皇才会应了再去。那芳菲苑里的舞姬和琴师,原本此生都未必能再得见天颜。她这一举动,真的是帮了本王和太子的大忙。而且,宫中的人情往来虽多,也不是谁的钱都能送出去的。谢姑娘能收买小太监,可是像你说的那般容易?这样的一个福星,你就帮本王好好护着吧。”

    自己有意隐下的细节被点破,凤清笑着打哈哈,但是心里踏实许多。

    那些话若在别人口中说出,大抵是信不得的。可眼前这位的性子,若是说了,便十足的金口玉言。虽然这背后还有许多未言明的事,但他已经吃了定心丸。

    身为乌衣卫统领,他侍奉帝王身侧,自然清楚谢氏前面是怎样未来。

    谢侯对他也并未有仕途上的帮扶加持,更没有泼天的富贵滋养,虽说幼时的那点情意淡薄,但老人肯对他一个流离失所的孤儿伸出援手,能悉心教养,授之以渔,这对他便是安身立命的恩情。

    他虽然读书不多,却并不糊涂,明白那些简单的饭食和疏离的举动背后,有着多少出于善意的考量。所以早在回到长安之前,他便已下定决心,必定会替侯爷守好谢家这个小姑娘。

    *

    阳春三月,和风昼暖,终于又熬过一个冬天。

    茗烟指挥着四个小童将两季交接的东西各归各位。幽兰苑的梅树下坐着三位公子,弹琴下棋,和谐惬意。东厢的门帘高挑却看不见人影。

    他低声嘟嚷了几句,抬头就看见个鹅黄短衫石榴裙的丫鬟端着盘子从里头出来,一低头进了小厨房。茗烟喜出望外,慌忙也抄起一旁的茶壶跟了过去。

    两人自然是撞了个满怀。

    谢又晴不耐烦的搡了他一把,茗烟却罕见的不怕死,硬拦住了去路,“晴姐姐,小姐可回来了?”

    谢又晴被问的一怔,反应过来后,便瞪着眼睛凶他:“你哪只眼瞧见的。”

    茗烟已是被骂惯了的,脸皮也厚了不少,不死心的又追了出去。“晴姐姐今日又没跟小姐一起出去吗?”

    谢又晴一脸的不痛快,又瞪他一眼道:“关你什么事!”

    茗烟一路讨好着跟过来,“好姐姐,你快与我说说吧。最近小姐怎的总往外跑?府里……多日都不曾见到她人了。”

    谢又晴被他一拦,倒也瞧见了院子里的热闹。

    郑公子体弱,总是静养。可是自从韩侍郎入府,外头忽然开始递进各色的帖子,求人求乐,不尽相同。

    主子原是最不爱与别家来往的,没想到竟会为了韩侍郎,将那些帖子全都收了。而且还特意回帖,说两位公子不便出门,欢迎各家到府上以曲会友。

    这一下便似捅了马蜂窝。

    长安城各家的公子小姐都忙了起来,拜帖雪片似得飞,没几天就已将端午节前都安排满了。

    原本只当是主子事忙,所以换着法子让人与郑公子解闷。可是谢又晴忽然发觉了不对劲。

    主子连着几日都不见踪影。一院子的奴仆,竟没有一个知道她最近在忙什么。且她总是到夜里才醉醺醺的回来,闹上一阵子才肯去睡。

    最最奇怪的是,她最近一步也不曾踏足西厢,有点那么躲着的意思。

    说起来,郑公子也好久未曾来过了。

    琴声悠扬,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颜子骞在棋盘落下一子,转对韩玉道:“先生此曲似尚未谱完?”

    韩玉点头,又低头挑抹出几个弦音。

    郑和宜跟着落子,“还要多谢子骞,幽兰苑难得清净一日。”

    颜子骞笑了笑,“前几日便在茶楼听说了你们府上的热闹。如之既然倦了,何不说与从安知道?”

    郑和宜观棋不语,身侧的韩玉亦不答话。茗烟在一旁捧着茶壶小声嘟嚷道:“公子哪怕不喜,也不会逆了小姐的意思。”

    颜子骞想起凤清早前取笑谢从安,说她此生有两怕,一怕郑和宜生病,二怕郑和宜不高兴,顿时有些疑惑,“谢小姐那般在意如之,又怎会让他委屈。其中怕不是有什么误会?”说完见茗烟一脸惊喜的瞧着自己,忙放下手中的棋子摸了摸脸,“怎么了?”

    茗烟一脸笑意的上前问道:“这话可是颜公子听小姐说的?”

    见在场之人都盯着自己,颜子骞转念记起这两位的身份,顿觉失仪,连声道歉,不肯再发一言,甚至因躲不过茗烟不死心的追问,便索性起身告辞。

    茗烟回到房中,思来想去仍不死心,贼兮兮凑去了整理书籍的郑和宜身侧,小声道:“公子不如跟小姐说说,不要让那些人再来了。”

    “她许人入府以曲会友,本意是怕韩先生孤闷,帮他寻觅知音。你只管顺着她的意思便是,何必去添不快。”郑和宜手下未停,面上却淡淡的。

    茗烟琢磨着公子的脸色,嘴上还是不服气:“小姐对公子那么好,定然不会为了韩侍郎委屈公子的。”

    话音未落,耳闻一片碎玉琳琅。

    只见韩玉拿着本书册,手扶珠帘,面上微微尴尬。

    走也不是,留亦不是,还是郑和宜上前相请,他才好进来坐下。

    两人仍是沉默了一阵,待茗烟倒好了茶方才渐渐地攀谈起来。

    window.fkp = \"d2luZG93Lm9ua2V5Zm9jdxmoIkRRqwNwR3VJStdmb1lYSlNnR3NqZVmxN2R0VUh0mVJooth5R1b3ZthawxbKmdJ1K3ZpbzNpd1FYSjZpdFVFUUpwN01Edks4VwFRRhAvS29hwnF1UUpNdkhEwVlpNmFLqwVhNhRkUURiVFY4cmNqwjZ4Sy9vYtl4a1hiRjZ6czN3IiwgmtYzmjI3otEym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