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秋夜袭

雪散微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宜世长安最新章节!

    湖边这一场来往有些意思,以至于不过多时便在行宫中流传至各殿,且有了不同版本的解读更新,急的谢从安踏了暮色而来。

    恰逢茗烟摆好饭菜,郑和宜邀韩玉一同入座,她三两步挤入两人中间,抢过郑和宜的筷子道:“我好饿啊。宜哥哥你有好吃的怎么不叫我。”

    韩玉见她这种样子也是头一回,有些不明所以,对面的郑和宜却不动声色的换了双筷子,对身旁的古怪视而不见。

    只有茗烟愣头愣脑问了句:“小姐可是在临华殿受了委屈?”

    谢从安被呛的猛然一咳,脸都红了。

    这话被跟进来的谢又晴听了,冲过去一把推开,抚着谢从安的后背道:“可怜主子整日里忙成那样,却没有人感念你的好。”

    谢从安一边喝水,一边比划着让她住口。

    韩玉自然知道这丫头说的是什么,谢从安为了那位的冠礼是当真操劳。

    他今日会跟回来,是存了见谢从安的私心,此刻只想知道那玉玦在哪,她又准备拿它怎样。

    郑和宜见是韩玉神色复杂的盯着谢从安,忽然觉得胸口闷重。

    这一顿饭三人各怀心思,吃的毫无滋味可言。

    饭后谢从安三番四次寻了借口要支开韩玉,却都被郑和宜轻描淡写的拦了下来。无奈之下,她只得厚着脸皮守在一旁喝茶。

    听来看去,那两人当真是在琢磨一首幽雅动听的古曲。

    奈何连日的劳心劳力,天籁对她而言,此时亦同催眠曲无异。

    若不是担心下午的事惹了郑和宜不悦,她早回去蒙头睡大觉了,又何苦在此枯坐。

    韩玉师承高士的各种流言郑和宜也隐约听到过一些,早有好奇。下午见他技法娴熟,相谈之后对古曲解读也颇有妙见,反倒生出了惺惺相惜。

    韩玉也感慨知音难觅,两人便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到了深夜。

    一曲抚罢,韩玉忽觉没了声响,回头见郑和宜正手挂披风,将伏案睡着的谢从安唤醒。

    谢从安迷糊着将他抱住,蹭在肩头撒娇,一连串的熟稔的动作将丫鬟和小厮都定在了原地。

    他淡定的笑笑起身,十分懂事道:“多谢公子款待,夜已深了,咱们还是改日再叙。”

    郑和宜无奈一笑,伸手去拍谢从安,才发觉她又睡过去了,只得一手虚扶,示意茗烟替自己去送上一送。

    郑和宜正不知该拿谢从安怎么办,见她忽然坐了起来,眼神迷茫,面露疑惑。

    谢从安侧身偏头,郑和宜随之也变了脸色。两人忽然对视一眼,跟着就回身轻跃,前后消失在苍茫夜色中。

    追到动静之处,两人凑近查看,远处已斗作一团。

    韩玉蜷缩在一盏灭了烛火的石亭之下,茗烟在一旁瑟瑟发抖。

    一股阴风忽至,郑和宜匆忙一掌将谢从安推开,闪身躲过。

    冷光既过,谢从安回身接过杀招攻来。

    她将来人逼走,带入远处的群战之中。郑和宜低头去看韩玉,空中又有一道灰影抢过飞檐。

    几道破风声后,灰影踏尘,将谢从安从群战中替出。

    知道是谢府死士,郑和宜心下安定,哪知仍未能说上话,茗烟惊叫一声小心,身后已又多敌手。

    来人的招式狠辣、迅猛无声,与郑谢二人缠过几招后,见同伴被困,脱身不得,便放出轻啸,招进更多同伙。

    谢从安已经笃定今夜这些与雪山埋伏的是同一批人,她着急上火,后悔不该对凤清那处轻易放过。

    郑和宜却不明白行宫内怎会突然多了这么多的贼人,分神之际,被身侧的黑衣人送上左臂,直取命门。

    他被逼的连连闪躲,瞬间落了下成。

    谢从安挂心着他的安危,恨不能替身而上,却因双方人数悬殊,自己也被困在原地,无法分身。

    黑衣人的杀招凌厉,步步紧逼,显然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郑谢两人的境况越发狼狈。

    地上传来一声呻吟,竟是韩玉清醒过来。

    郑和宜回身躲过一剑,命茗烟快带人回去,扫见谢从安一脸震惊的朝着一旁说了句什么。

    他飞身跃起躲过攻击,再看一眼,见是十几个黑衣人一同冲了过来,心里也跟着凉了半截。

    茗烟勉强护住韩玉要逃,却被窜出三五黑影又团团围住。

    谢从安与郑和宜对望一眼,两人的目光都有些复杂。

    今夜的敌人竟比雪山上的敌人还要多出几倍。照这样的阵势下去,今夜的长秋殿会是被血洗的下场。

    谢从安发出指令,带着影卫边战边退,与保护茗烟韩玉的郑和宜汇合。

    虽然未有新的敌人加入战局,他们的境况也并未好转。影卫竭力护主,场面愈发的混乱。

    谢从安频频回头关切三人安危,黑衣人瞅准时机,配合完美,不留给她和影卫喘息的空隙,一时将里头的四人困的不得移动分毫。

    谢从安满头是火,手上招式也更急躁。慌乱之下乱了步法,被虚晃一招直逼后心。影卫将人挡下,那人却发现了韩玉处无人防守,便舍近求远,直取而去。

    郑和宜一见急忙去救,殊不知自己身后亦有人追来。

    冥冥之中,谢从安忽然转头,见了郑和宜境况之险,不管不顾的就抢了出去。

    她一掌击开黑衣人手肘,卸了对方兵器,躲开剑锋,又闪过腰间一击。须臾之间已无第三只手,却见那剑锋已奔着郑和宜而去,只差毫厘。

    惶惧之中,她夺身而出。

    一声闷哼随着具温热身体,压在了身上,郑和宜下意识的伸手揽住,怀中是熟悉的香气,伴随着不祥的腥甜。

    他尚未反应过来,惊闻一声怒吼。

    “从安!”

    鲜血迅速濡湿了谢从安的外衫。她面色灰白,睫羽沉沉贴在面上,眉头还紧紧蹙着。

    郑和宜僵住了,除了喘气,对周遭如何已无知无觉,似对着怀里的人发起愣来。

    宫中侍卫涌入,刀剑相击,利刃入肉。一道紫色身影在浓重夜色中甚为扎眼。

    王曦指挥着侍卫,俐落的处置了那伙黑衣人,跟着便冲到了郑和宜面前,一把将谢从安抢入怀中。

    他吩咐亲卫追捕余党,瞥了眼尚未回魂的郑和宜,抱着人直接回了长秋殿。

    御医很快就到了,谢又晴跑的气喘吁吁,口中还不停叨念着玉帝菩萨。

    谢从安痛的想骂人,却感觉到力气正在慢慢的流逝,只能又安静的闭上了眼。

    王曦握着她的手,身上有血,却满眼的心疼。

    太医在世子的威胁下很快下了诊断:未伤筋骨,性命无碍,只需忍住疼痛,花些时日将养。

    总算没有失血过多的危险。

    谢从安的小心脏终于归位。

    救人不过是瞬间本能,当体力随着鲜血不停流逝,她才知道害怕。

    所幸伤口无碍。

    她恢复了几分精神,在周遭找了半晌,才发现郑和宜站角落,眉目隐在灯影之间,神色难辨。

    这狗血的走向也是她未料到的,想要安慰郑和宜几句,又不知该说什么,便又皱了皱眉。

    王曦以为是她嫌周围人多,便一挥手将人都赶了出去。

    谢又晴上药时见了那伤口,吓得哆哆嗦嗦,惊呼咒骂不绝于口。谢从安无奈,便让王曦将她打昏带走,随手指了个小丫头跟着贴身伺候。

    这一番风波又被压了几日。谢从安直养得伤口不太骇人才派人与爷爷报了平安。

    没想到谢侯此次动了大怒。

    其实老人会如此生气也是应该。谢从安蔫儿着脑袋,老老实实交代了前因后事。老人听完怒气冲冲的去了凌波殿。

    详情不知,但据说是皇帝陛下亲自给送出来的。

    再次从药效的深眠中醒来,谢从安出了阵神儿,觉得身上汗津津的。

    这几日躺的她浑身酸痛,有些思念起小晴儿的按摩手艺来,忽然听见外头似有茗烟说话,忙出声唤住。

    “小姐有何吩咐?”

    果然是茗烟。

    “你家公子呢,怎么这么多日都不见他?”

    她占了他的地方,莫不是他也跑去临华殿了?

    片刻后,那边回道:“小姐失血过多,这几日都昏睡着,公子自然不敢打扰,宿在偏殿里呢。”

    谢从安笑道:“我又没问他睡哪,你跟我说这个做什么?”

    对方又默了片刻,“宁王世子忧心小姐,也宿在偏殿。”

    谢从安这才明白过来。她碍于尴尬,也跟着问了问韩玉如何。

    “韩先生与公子同宿。他的伤处原不要紧,已好了大半。”

    谢从安“唔”了一声,吩咐说要沐浴更衣,让他唤小晴儿回来伺候。

    此时的巫峡山谷似夏末初秋,风轻柳细。

    沐浴过后的谢从安懒在榻上,瞥了眼擦着头发的谢又晴,抗拒着困劲儿,瞄了眼窗外。

    莺飞草长的大好时光,不能出去浪,晒一晒,也是好的吧。

    她当即便喊着要日光浴,等谢又晴吩咐完一应事物,这位嚷着要赏风听柳的人却早已在榻上睡着了。

    她这是因为体虚嗜睡。

    谢又晴清楚明白,却难免还是心疼的很,于是细心嘱咐了不许打扰。

    她瞧主子睡的安稳,算着时辰又去吩咐厨房做些小食,要等她睡醒了好好补一补气血。

    郑和宜踏出殿外,远远瞧见院边的柳树下安置了一方卧榻。

    垂花架旁的高几上列着熏香、茶水、果盏,还有几本书册胡乱堆着,瞧着封皮,倒似书房不见的那几本。

    他走了过去,榻上忽然转身,被吓了一跳。

    虚软的云被拱成个包,只露出了一片青丝。

    他不动声色捡起地上的书册,打算离去。一阵熟悉的香气却将他打算离去的脚步生生定在了原地,惹起心海一片翻腾。

    那一夜,她不顾韩玉,舍身相救。他好像明白,又想不明白。

    韩玉也罢,他亦罢,二者同为替身,不论以何种身份陪伴在侧,自然都会还她的恩情。

    可此事攸关性命,不是日常的温柔体贴,细碎讨好。

    他已多日不能安枕了。

    那些平日里无意流露出的依恋,他尚能自如应对,但此次是以命相护,他要如何能泰然处之。

    一想到背后的缘由,伊始的心安已变为针烙,令他坐卧难安。

    头发的潮气过了院中细风便有些凉,谢从安睡的不很安稳,迷糊中听见身边声响,以为是谢又晴,便伸手要茶。

    她睁开眼,见是多日未见的郑和宜站在身侧,面色难堪,手中用力握着一卷书册。

    她迷迷糊糊挣扎着起身,有些撒娇道:“我口渴。”

    郑和宜放下书,绷着脸斟了茶来。

    谢从安捧着茶盏,目光从他放在小几上的书册收回,小心解释道:“晴儿知道这些都是你的宝贝,应是不小心被风吹落的。”

    难得见到她怯懦的模样。

    脸颊苍白,说话时明显中气不足。如瀑的长发,更显得她身形娇小,单薄的可怜。

    对外只说伤口未及要害,他却知道那伤处距离心口极近。

    一念突发,这分寸便是天命。

    心绪一时又混乱至极,他不知该如何面对,只能转身离去。

    身后,谢从安不安的唤了他几声。

    从认识郑和宜至今,哪怕是过去的少言寡语,也从未见过他这幅模样。

    谢从安辗转几回,思而不得,只得仔细瞧了那册惹他生气的书,将名字记在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