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〇章 起身云游 清风说闾山

鹿鸣山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风雨小说网 www.44pq.org,最快更新决战苍龙最新章节!

    第闾山

    在爷爷的屋里,杏儿哥又把在七叔家里说的话,对爷爷述说了一遍。

    爷爷很惊讶杏儿哥这次的遭遇,叮嘱他以后出去一定要多加小心;

    对杏儿哥要出游的事情,表示非常支持,甚至要将家里仅存的那个元宝,拿出来让孙子带上。

    在杏儿哥的反复推辞之下,最后,老爷子才决定:

    把多年积攒的一些零散银子,最多也就是能有二两,让杏儿哥带上,好在路上解决师徒两人的不时之需。

    此外,老爷子还答应给准备一些干粮,等到出发前,就给杏儿哥送过去。

    嘱咐杏儿哥回家后,告诉他娘:路上要吃得干粮就不用准备了。

    等杏儿哥回家时,太阳已经落山了。[]决战苍龙15

    吃过晚饭后,杏儿哥对娘如实转达了爷爷的话,并拿出了爷爷送给的银两。

    看事情已经办妥,三嫂也不再说什么。

    只是催促着杏儿哥赶快上炕休息,等养足了精神,好出外游历。

    因为杏儿哥已与七叔约好,明天早晨两人要在庄外练功。

    另外,这几天也确实是累了。

    所以,杏儿哥也不推辞,早早的就上炕睡下了,三嫂则在油灯下为儿子做鞋。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三天就过去了。

    到了阴历四月二十一这天的早晨,爷爷给准备的干粮,一早就由二大爷送过来了。

    三嫂和菊花为师徒俩赶做的、每人两双的布鞋也已做好。

    三嫂把儿子路上该用的东西,也都装进了背家,

    一切准备就绪,三嫂、菊花、七叔、二大爷以及香草儿等一行,把杏儿哥送到了庄头。

    等来到了庄头,看见杏儿哥的爷爷、『奶』『奶』也等在那里。

    大家又是一番千叮咛、万嘱咐:

    要杏儿哥路上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好自己的师父,早去早回,一路平安。

    杏儿哥都一一应诺。[]决战苍龙15

    在大家关切目光的注视之下,渐行渐远,杏儿哥的身影消失在回三清观的路上。

    在天刚黑的时候,杏儿哥回到了三清观。

    吃过晚饭以后,又帮着师父把观里、观外清扫了一下,把两人的背家又整理了一番,这才上炕休息。

    第二天早晨,也就是阴历四月二十二那天早晨。

    鸡刚叫二遍的时候,师徒二人已经吃完了早饭。

    给三清殿上的天尊们点上三炷香,然后,向他们祷告:

    一是要向天尊们告个别,告诉他们:

    我们师徒二人要出去游历了,这些天不能亲自侍奉你们了,你们各项需要,就请自便吧;

    二是要祈求天尊们的保佑。

    说这次游历,不为别的,其实是替天尊们行事。

    出去考察风土人情,知道人们对上天的诚意,是替天行道。

    所以,要保佑师徒二人一路平安;

    三是要祈求天尊们保佑道观的安全。

    出去这么长的时间,任何妖魔鬼怪都不准他们进来,保持这一方清静。

    等师徒二人回来了,才可以继续好好侍奉你们。

    等到三炷香烧完了,又里里外外看了一遍。

    杏儿哥心细,他向师父建议:

    这一次,我们要到菊花岛见我师叔,自从我们得了那“乾坤挡”以来,清阳师叔还没见到这个宝贝。

    是不是这次前去,我们一并带上“乾坤挡”,也让师叔也开开眼?

    清风道长一听,心中高兴了:

    这杏儿还真能想着事,要不,还真就把这事给忘了。

    遥遥千里,见面不易,我那师兄又是个偏爱古物之人。

    这么好的宝贝,哪有不让他见到之理?

    于是,对杏儿哥说道:

    “杏儿,想到好。

    这世上难得一见的宝贝,你师叔若是见了,一定会高兴的不得了!

    不过,只是这一路劳顿,带着它,你可要帮着师父好好的保存,千万不能再出现什么差错!”

    然后,让他还是爬上神龛,从那道德天尊的背后,拿出藏着的“乾坤挡”,小心叠好,放到了杏儿哥的背家中。

    这才拿好各自的东西,锁上山门,师徒二人正式上路。

    对于杏儿哥来说,这次出外游历,与六年前那次到菊花岛时的经历相比,是完全不一样的。

    首先,那次出外,杏儿哥的年龄还小,那时他刚刚十岁,对有些事情体会不深。

    而这次出来,他今年已是十九岁了,对外界的感知正处于最敏感的时候;

    其次,那次出外,没有过多的游历,只是一路而下直奔菊花岛,对一路上的风土人情没有具体的体验。

    而这次出来,那是特意走到人群中考察,对人们的风俗习惯会有直接感受。

    最后,那次出外,杏儿哥还没学会轻功,行走的区域实在有限,看到的东西太少。

    而这次出来,师徒二人都可以用轻功走路,行走的区域,那是上一次根本没法与之相比的,观察到的东西,那一定极其丰富的。

    师徒二人一路风尘,自北向南,直向海边走来。

    杏儿哥这是走出大山,第一次亲历广袤无边的东北平原。

    这平原之大,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在心中惊呼、他在心中感叹:

    这东北平原之大,一点儿也不亚于菊花岛周围的大海啊。

    他看到:在那广阔的平原上,不仅有着浩瀚的林海,一阵风刮过,那里会发出像海浪一样的松涛声;

    还有宽广无边的草原,草原上绿草青青,鲜花开放,那里放牧着洁白的羊群。

    一群羊儿经过,就像是绿草上飘过来一块白云。

    有时,还会有奔腾的马群跑过。

    那时,在那草原的上空,就会扬起漫天的尘土,要过好一会儿才能消散。

    经过人们播种过的田野,也是无边无沿,根本看不到哪是头,哪是尾?

    现在正值夏季,大豆、高粱、玉米等作物在太阳底下,已经长得黑绿、油亮。

    那高粱、玉米好像是在比着长,都已长到齐腰深。

    一望无际,只感觉的面前绿浪滚滚,一片由近至远的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看到这些,杏儿哥明白了:

    为什么自古以来,那么多的山东人都要风尘仆仆,背井离乡,乘船过海,来闯关东。

    敢情这东北平原就是一个地广人稀、物产极其丰富的大粮仓。

    在这里,只要你勤劳肯干,你就能很好的生存下来,在这里实现你的美好梦想。……

    可以这么说,师徒二人此次游历,并不是信步『乱』走,清风道长那是有着严密计划的。

    离开三清观,在路上走了五天,按照清风道长的计划,师徒俩首先要访问的是:

    也属于道家发源地之一的医巫闾山。

    这医巫闾山号称“北镇”,据《周礼》记载,神州有五镇:

    东镇为青州的沂山,西镇为雍州的吴山,中镇为冀州的霍山,南镇为杨州的金稽山,北镇就是这辽西的医巫闾山。

    这医巫闾山少说也有四千年的历史了。

    就连两千多年前,战国末期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名作《远游》中都写道:

    “集重阳入地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朝发轫于太義兮,夕始临乎于微闾”。

    诗人用浪漫主义的情怀表达了对医巫闾山的向往之意。

    自隋朝以来,隋文帝杨坚开皇十四年时,下诏书修建医巫闾山神祠——北镇庙。

    到了隋炀帝杨广时期,发动大规模的东征高句丽战争。

    隋炀帝三次亲自率兵住怀远镇——就是今天的北镇广宁城,指挥作战。

    并亲自到他父亲下诏书修建的北镇庙,祭祀医巫闾山神。

    从此,这里就更加声名鹊起,甚至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照例到山下北镇庙遥祭此山。

    由此,医巫闾山一跃而成为:

    与千山和长白山并称为“东北三大名山”,而且又被认为是“三大名山之首”。

    关于这医巫闾山的来历,千百年来,当地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说那是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镇海龙王“医巫闾”贪酒好『色』,常发大水冲毁村庄,还趁机把年青貌美的姑娘抢进龙宫,寻欢取乐。

    这时,海边村子里,有个叫广宁的小伙子一心想为民除害。

    一天,在海上打鱼,忽见恶龙从海里蹿了出来,他急中生智,把手中的鱼网一甩,勾住恶龙的牙齿。

    恶龙张开龙爪,抓住广宁,吩咐虾兵蟹将把他毒打一顿,扔到龙宫的水牢里。

    恶龙的原配王后是东海龙王的女儿,名叫玉静公主。

    因劝说医巫闾少做坏事,被打入冷宫。

    她路过水牢,见小伙子满身伤痕,昏『迷』不醒,就令宫女偷偷把小伙子,抬到自己房内,敷上灵丹妙『药』。

    广宁苏醒后,公主知道了他的想法,告诉他说:

    斩龙要有斩龙剑和覆海土。

    这两种宝贝,都藏在东海的珍宝楼里,取到宝贝,才能除恶龙。

    因此,公主与广宁二人,趁恶龙醉酒之机逃出龙宫,直奔东海。

    到了东海,公主把宝贝交给广宁,嘱咐他说:

    “覆海土不得多用,撒多了,触犯玉皇大帝,会把你变为石头”。

    广宁辞别公主,藏在海边的石洞里,恶龙喝完酒,又要上岸吃人了。

    广宁冲出石洞,挥剑向恶龙砍去,只听恶龙吼叫一声,一只前爪已被砍了下来,它忍痛逃向龙宫。

    广宁撒起覆海土,海里立即出现一片土地。

    广宁高兴了,有了土地,百姓们就能吃饱饭了。

    他忘记了公主的叮嘱,不停地撒起来,恶龙藏不住了,蹿出水面,广宁挥剑上前,砍下恶龙的尾巴。

    恶龙再也爬不动了,广宁又猛砍几剑,恶龙断了最后一口气。

    汪洋大海变成了平坦的土地,死去的恶龙变成一座蜿蜒的大山,广宁也变成山上的一座高峰。

    人们在平展展的土地上建起城镇、村庄。

    为纪念斩龙英雄,把建起的城叫广宁城,城西的山叫医巫闾山,山上的最高峰叫望海峰。

    人们传说,这是广宁在遥望东海,感谢玉静公主对他的帮助。……

    清风道长师徒俩如期赶到了医巫闾山。

    < 】